以“加速挡”开局起步 以“快捷键”奋勇争先
——高唐县奏响“九大攻坚突破”进行曲
2月16日,高唐41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涵盖重大产业、民生发展、基础提升等领域,其中30个项目投资规模过亿元。这些项目的建设,必将为高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支撑、积蓄强大后劲。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从项目工地到企业车间,从城市一隅到广袤田野,高唐儿女在这个春天里追梦前行,吹响了新年开工抓发展的冲锋号角。
在近日召开的“九大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上,高唐作出了紧紧围绕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以闯关夺隘、决战决胜的拼抢精神,扎实推进“九大攻坚突破”的工作部署,吹响了聚力谋争先、开创新局面的冲锋号,奏响“九大攻坚突破”进行曲。
今年,高唐县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明确了“加速崛起、再塑辉煌”的目标定位,“创新引领,产业兴县和制造业强县”的主攻方向,以及“三城共建”“六区同创”的工作任务,聚力实施“九大攻坚突破”的工作举措,进一步增强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和广大企业家干大事、创大业的劲头。
当前,高唐县大力发扬虎虎生威的雄风、生龙活虎的干劲,抓紧干、争主动,靠快的节奏、实的作风、拼的姿态,在精准发力中推动县域经济量质齐升,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战斗姿态确保“九大攻坚突破”落地见效。为全力推进“九大攻坚突破”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高唐县大力倡树严实作风,把“九大攻坚突破”作为九场“擂台赛”,作为识别干部、检验干部、锤炼干部的“赛马场”,要求全县上下必须坚持“严”的主基调,坚持严点评、严督导、严考核、严调整,用“严”字倒逼各级各部门形成加压奋进的合力,相继打出一套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
在产业跨越发展上,高唐县大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推深做实优存量、扩增量两篇文章,高水平建设工业园区,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强化对企业的服务,着力提升企业家素质。
在文化名城建设上,高唐县抓好书画文创产业园运营,大力繁荣书画文化事业,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文旅融合发展。
在城市品质活力提升上,高唐县以品质理念引领城市转型,以实施城区雨污分流为重点,改造提升交通路网,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强化商圈建设,建设宜居宜业的有品质、有活力的城市。
在乡村全面振兴上,高唐县将以争创“全省现代农业强县”为抓手,一体推进“三区共建”,大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在改革创新赋能上,高唐县靠改革促攻坚、用创新求突破,推动思维创新、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创新、手段创新。
在开放水平提升上,高唐县提升平台开放能级,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加大开放合作力度。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高唐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在民生保障上,高唐县时时处处待人民重如山,全力抓好33项重点民生项目落实,用心用情用力改善提升民生品质。
在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上,高唐县把防风险保平安摆在突出位置,坚决守牢守好“一排底线”,确保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围绕打造经济实力强的制造产业新城,聚力实施产业跨越发展攻坚突破
高唐县牢牢把握“创新引领,产业兴县、制造业强县建设”主攻方向不动摇,着力构建“一核五极多点支撑”的县域发展格局。
高唐县“高端引领”培植首位产业,“抢滩占先”发展新兴产业,“推陈出新”改造传统产业,构建绿色创新的“1222”制造业产业体系;高质量推进开发区“1+N”产业园区和镇街特色工业集聚区建设,构建形成“一区引领、全域协同”的工业格局;实施企业产业链现代化提升工程,推进“五链协同”,开展骨干企业“二次创业、再次创业”行动;实施数字化“百企技改、百企转型”攻坚行动。着力推进“1523”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实现重点税源企业、规上(限上)企业数量“双倍增”;落实金融服务“翻番”工程和“2161”挂牌上市计划,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企业直接融资比例。
围绕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书画文化名城,聚力实施文化名城建设攻坚突破
高唐县擦亮“中国书画艺术之乡”“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金字招牌,打响“苦禅故里、海峡情缘”书画艺术品牌;依托中国·高唐书画文创产业园,建设海峡两岸文创产业园;建成用好群众文化艺术中心,打造综合性文化平台;充分挖掘高唐红色资源,打造“说唱舞红社区”品牌;开发建设“书画胜地+尺八鼻祖+锦鲤之都+白鹭家园+生态风光”于一体的“千年文脉之旅”,打造鲁西文化休闲旅游胜地;高标准建设黄河故道生态文化旅游观光带;坚持淳民风、树新风、美村风、正家风,打造文明之城、志愿之城、幸福之城。
围绕打造城中有湖、湖中有城的品质宜居公园城市,聚力实施城市品质活力攻坚突破
打通主城区断头路,提升县域骨干路网,优化主城区外环路网。高唐县加快筹建与聊城中心城区贯通的快速路,积极谋划争取德聊城际高铁在高唐过境设站、济临高速在高唐南设出入口;按照“六纵六横一环、三区三带两翼”的国土空间开发布局,构建“东起、西兴、南美、北强、中优”的城市发展格局;积极打造水系公园和“一河两湖”中央活力片区,加大城市出入口绿点、道路绿线、河湖绿圈、城市绿轴、生态绿廊建设;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持续抓好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持续实施城区道路深度保洁,推动市容景观“增品提质”、城市微治理“扩面提标”;推动城管服务进社区,实施红色物业扩面提质工程,提高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
围绕打造共同富裕、成果共享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聚力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攻坚突破
高唐县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体推进“三区共建”;加快“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全面改造提升农村供水管网,加快实施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实施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连片打造,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省市县美丽乡村示范村三级联创;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现代农业,打造优质小麦全产业链生产基地、优质麦育种繁育基地。加快“农业+”融合产业发展,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标志性“鲤都”、绿色农产品高地、全省现代农业强县;实施“1+N”数字赋能工程,争创全国农产品电商百强县。
围绕打造发展潜能充分激发的改革创新引领区,聚力实施改革创新赋能攻坚突破
高唐县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探索推出更多具有高唐特色的便民服务场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市场化专业化运作能力;统筹推进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改革;坚持创新引领,实现创新与产业的高度融合;支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创新联合体、研发平台;大力实施数字赋能增效,建设“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示范工厂;建设高效协同的数字高唐,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深化政校企、产学研合作,着力引进企业发展所急需的创新型、实用型人才。
围绕打造与新时代同向同行的对外开放先行区,聚力实施开放品质提升攻坚突破
高唐县实施“东融西进、北接南招”的开放合作战略;强化开发区经济建设主阵地作用,积极促进外部优质资源要素流动;利用内陆港积极推进公铁联运智能产业园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牢固树立“双招双引”是经济工作“生命线”理念,引导更多企业走开放合作之路,着力引进一批优质产业项目;推动外资外贸提质增效;加快建设内陆港大宗工业物流、中农农副产品冷链物流等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以及中亿国际商博城、“天齐庙·锦里”等现代商贸项目;扎实推进电商平台建设,打造县域直播电商经济样板基地;深化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打造政策最优、态度最暖、审批最少、流程最短、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新高地。
围绕打造发展底色更加鲜明的绿色生态样板区,聚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攻坚突破
高唐县积极贯彻“双碳”战略,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集约发展;启动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严格落实“五个减量替代”“四压四上”,严控“两高”项目,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严格落实“五控”措施,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治理,严格落实“两清零一提标”,加快构建“两河两湖两湿地”生态水系;推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积极创建“无废城市”;严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完善环境风险常态化管理体系;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健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加快国有清平林场生态修复建设,打造黄河故道郊野森林公园。
围绕打造有温度、有质感的品质民生标杆区,聚力实施品质民生保障攻坚突破
高唐县坚决树牢“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的理念,坚决兜住底线民生、切实保障基本民生、大力提升品质民生。探索“扩中”“提低”实现路径,实施“创业鱼邱·乐业高唐”计划。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加强优质教育供给,努力打造全市教育强县;优化调整初中学校布局,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城区中学、小学,满足农村孩子进城上学的意愿;依法规范民办学校;推进高内涵、高品质高中建设,推动职业教育特色发展,争创全省高水平中职学校50强;加快打造涵盖全生命周期的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慎终如始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面提高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建设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围绕打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安全发展提质区,聚力实施社会治理攻坚突破
数字化赋能城乡治理,构建覆盖全域、全时感知、高效处置的“一网通管”城乡治理体系。高唐县全力推动法治高唐建设,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普惠化、均等化发展;持续优化县、镇、村(社区)“三级联动”信息系统,健全“网格+政法力量”机制;深入推动“雪亮工程”城乡一体化,加快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深入推动“两所共建、双心融合”基层治理模式全覆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打造城乡统筹、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深化“4+X”信访工作机制,以“有解”思维推动“事要解决”,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坚决守好“一排底线”,积极防范化解重大矛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