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走在前 鲁西领跑向未来
■ 林晨
新春伊始,置身茌山脚下、金牛湖畔,处处生机无限:一个个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一条条城乡道路四通八达,一幢幢幸福小楼拔地而起,一块块高质量农田绿意盎然。
这里是发展的高地。去年,茌平区实现生产总值334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16.4%,占比达85%,再创历史新高;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356元和17368元,分别增长7%、8%;入选2021全国地级市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
这里是希望的田野。去年,茌平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被评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扎实推进粮食高质高效示范区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8万亩,实现粮食生产“十九连丰”。稳步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新建菜屯镇南海子村等4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市级清洁村增至202个,美丽乡村覆盖率全面达标。
这里是幸福的城市。2019年完成撤县设区后,茌平加快东接、西拓、南展、北优步伐,建成区面积扩展至4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大步跨入“大城时代”。金牛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布局建设一批街头游园、城市绿地,城市形象更靓丽。高东高速顺利通车,济郑高铁稳步推进,聊城大外环茌平段建设启动实施,立体大交通优势凸显。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今日之茌平,“枣乡大地”的金字招牌闪耀鲁西,绿色工业的循环经济面向未来,宜居宜业的大美画卷徐徐展开。
动能转换
打造产业升级发展高地
走进信发集团下属的茌平华宇氧化铝有限公司,厂区中央的循环经济示意图勾勒的“信发铝电航母”格外抢眼:位于核心处的是氧化铝厂、电厂、电解铝厂,周边分布着矿石厂、碱厂、钾肥厂、电石厂、聚氯乙烯(PVC)厂等,之间用箭头标注业务流程。
近年来,信发集团走的是低碳引领、绿色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逐渐形成了“能源、有色、化工、环保”四大产业链条。上下产业衔接,左右工序相连,上一家企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及能量,变为下一家企业所需的能源、原料,实现了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的最大化。
伴随信发集团的转型发展,茌平的产业升级道路越走越宽。近年来,茌平区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坚持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以创新驱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创发展新优势的具体路径。
信力源超薄电子铜箔、云信铝业铝中间合金、顺利智慧冷链物流、清华易迈、千岛山庄养老项目……一批以信息经济、智能制造、物联网、新材料为主导的新兴项目蓬勃兴起。
同时,茌平区强化园区载体支撑,先后规划了中国信发绿色智慧铝精深加工产业和绿色化工两大“百亿产业园”,依托铝精深加工等9大产业集群,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扎实开展铝精深加工产业专项推介、精准对接等活动,吸引上海友升、南京云海等行业龙头落户园区,“双招双引”数量质量位居全市前列。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永恒课题。去年,茌平鼓励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有研发活动规上企业占比达68.4%,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增至4.8%,居全市首位。建立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7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新增省级“单项冠军”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增市级重点实验室6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3家,实现150家有需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被评为全省技术转移先进区。
茌平在书写新的创业史!
现代农业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立春时节,耿店村21000多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内生机勃勃,棚内几乎看不到劳动的农民,取而代之的是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智能放风系统等智能无人管理设施。
“玻璃温室采用无土栽培模式,作物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都可以根据光照和温度进行调节,整个棚室的温度和湿度也实现了智能化的管理,耿店村已成为智慧农业的示范点。”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新村党委书记耿遵珠说。
近年来,耿店村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瞄准大棚蔬菜产业发展前沿,不断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建设了700多个现代化蔬菜大棚,并建起智能化育苗场、智能玻璃温室种植基地、蔬菜批发市场、精包装加工厂,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蔬菜产业链条。当地农民几无外出打工者,全都在家种大棚,日产销蔬菜5万多公斤,人均纯收入超过4.5万元,村集体经济超过500万元。
茌平持续发挥耿店带动效应,在全区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建成合作社386家,覆盖全区65%的村庄,不断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充分激活人、地、钱等资源要素,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四好农村路”建设等,成功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投身到农业建设的浪潮中。
“现代农业”的理念还植根于茌平大地的各个角落——在田源汇农业综合体,5条农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开足马力,10余名工人将一批批圆铃大枣进行加工、包装。近年来,茌平打造“肖庄枣乡新村+田源汇经济数字产业园”“金牛角新村+汇富农牧”村企联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通过村企联建盘活土地资源,既增加村集体收入,也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互利共赢模式迸发出发展合力,农产品附加值大幅提高。
去年夏季,我市迎来多轮强降雨,但韩屯镇的8万亩农田几乎没有遭受涝灾。针对近几年强降雨增多的情况,韩屯镇提前谋划,紧抓落实,去年至今,累计清理淤塞沟渠140余公里,完成标准化主要干渠衬砌2.4公里,构建了通畅稳定的河道沟渠网络,为排涝打下坚实基础。
在位于菜屯镇的山东泰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加州鲈鱼喝着马颊河水自在畅游。公司年总产值过亿元,并已成为江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加州鲈鱼养殖基地。
在位于肖家庄家镇小高村的汇富农牧有限公司,肉兔实现流水线养殖,14个工人养了10万只兔子……
在茌平,乡村振兴结出的硕果数不胜数。
城市蝶变
打造群众满意魅力新区
老旧小区改造,是每座城市的头疼事。最近,居住在茌平振兴路任庄小区的袁玉英突然发现自家小区“变新了”:新装的LED路灯亮了,新铺的水泥路平坦了,楼前的停车位规整了……
原来,任庄小区被列入老旧小区改造名单。区政府出资帮他们清除垃圾,粉刷院墙,疏通下水道,规划停车位,安装路灯,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目前,茌平区38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部完工。
老旧小区改造的背后,是茌平对城市品质的孜孜以求。茌平不断消除堵、霾、脏、乱等城市顽瘴痼疾,啃下了城市建设、城市治理等方面难啃的“硬骨头”。
近年来,茌平抓住“撤县设区”的历史机遇,积极融入“聊茌东都市区”总体布局,启动230多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住有宜居,行有其畅,是“美丽城市”的标配。去年,齐韩、周楼、前曹3个片区1606户完成回迁安置,京都、一中2个片区2636套安置房竣工验收,实施河西、河东等7个片区征迁,完成人武部家属院等24个老旧小区改造。开展主干道两侧、城市公园、“三馆”周边等绿化提升,绿化景观效果不断优化。
同时,全域推进“红色物业”,提升社区管理水平。扎实开展市容环境卫生、集贸市场秩序等专项整治,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集中收集,城市面貌明显改善。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村道路三年攻坚提升,全年建设“四好农村路”336公里,完成全市计划量的一半以上。全力抓好生态环保,统筹协调推进综合治理,环境空气主要指标改善率居全市前列,空气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群众生活环境全面改善。大力加快“法治茌平”“平安茌平”建设,圆满完成“七五”普法验收,成功打造15个品牌调解室。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茌平区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解决好住房、出行、上学、就医、就业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先后实施中小学校舍改扩建、消除城区大班额、新型农民培训、城乡环卫一体化、文化惠民、农村改厕等惠民工程,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进每个角落,力求让城乡居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回首过去,豪情满怀;展望未来,信心百倍。未来五年,茌平将聚焦“鲁西领跑、全省先进”目标定位,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打造“民富区强”“改革创新”“宜居宜业”“绿色美丽”“法治和谐”5张名片,确保综合实力继续稳居鲁西县(市、区)前列,力争迈入全省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