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28版:市两会特刊·高新区
放大+  缩小-   默认o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近悦远来”乐土

九州洼月季公园

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聊城)现场赛成功举办

绿色项目帮包服务队全力服务项目建设

园区企业一站式服务中心

人才公寓

■ 刘桐 沈晓星


当下,各地之间最大的竞争就是营商环境的竞争。要想赢得主动、取得优势,就必须坚持刀刃向内,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走马高新区,一大批知名企业纷纷落户,一处处重点项目建设冲刺收尾,一个个企业车间热火朝天……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滚滚热浪,真实地展现着高新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乐园”的“点睛”之笔。

高新区把简化审批流程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先手棋”,推行“标准化+审批服务”,开展“互联网+政务+金融”服务,实现“一照多址”、企业迁移变更“帮你办”、企业退出“简易办”,解决审批环节多、时间长、随意性大等问题;搭建“线上+线下”融合联动模式,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线上线下办事协同化、标准化、规范化,达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目前,高新区纳入网上办理服务事项840项,可办率达96%,率先实施行业综合许可“一业一证”改革,20个试点行业共压减材料200余件,精简率最高为84%,压减环节71%以上。

从“被动审批”向“主动服务”转变,高新区推行全生命周期事项办理,共梳理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事项66项、个人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事项34项;聚焦群众关切,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提速提质,推出“我要开饭店”“我要开超市”等95个“一链办理”套餐式主题服务,为每个“套餐”量身定制“业务办理明白纸”和二维码,进行业务整合、流程再造,形成了“你点餐、我审批”的审批新模式;通过实行批前预审、同步办理、帮办代办等“套餐式”服务,做到多证齐发,促进项目审批再提速。截至目前,每个法人主题服务事项平均时限压缩10个工作日,缩减率达到66.7%。套餐服务精简办理环节23%,缩短申请材料32%,减少跑腿次数50%,办理时限缩短50%,申请表精简归并17%,群众平均等待时间由12.5分钟缩减到5分钟,企业群众享受到一站式全链条的政务服务。

省重点项目——贞元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万套高强度钢汽车车轮项目,在一天内分别拿到了土地出让合同、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证,实现了“拿地即开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高新区厚植创业兴业土壤,在后续服务中,用心用情用力,让项目建得快、效益高。

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高新区以“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优环境”为目标,耐心细致做好服务。区域水土保持评估是高新区提升服务效能和质量、优化营商环境、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项创新举措和重要尝试。其间,高新区将城市规划区作为水土保持评价范围,企业通过区域评估报告共享共用,变“单个项目评”为“区域整体评”,变企业付费为政府买单,这也让高新区城市规划区成为聊城市首个全面实行区域水土保持评估承诺备案管理的行政区域。水土保持评估按照往常的办理流程,大概需要一两个月时间,耗费的人力、物力及财力都比较大,投资项目落地周期也长,现在,当天就能拿到批复。审批提速助力项目快速落地,得益于高新区探索创新的措施。

德莲科技集团董事长魏春林是从北京返乡创业的青年人才。得知魏春林准备返乡创业的消息后,高新区第一时间与其联系,双方通过双招双引大会成功签约。随后,高新区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只用了三天就为魏春林找到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办公场地和厂房。热情周到的“保姆式”服务,让魏春林吃了一颗定心丸。

如今,高新区已经营造了“近悦远来”的发展氛围。为更好地“筑巢引凤”,高新区以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为主体,高标准建设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的聊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定期出台16项扶持政策,明确人才“一把手”工程,建立了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和督导机制,在资金补助、住房补助、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扶持,并委派专人进行一对一、点对点帮包。此外高新区还首创了“金月季”温暖服务机制,打造模板化、可复制的“金月季”工作品牌,让人才和客商来得安心,留得舒心。

高新区努力把客商的“问题清单”变成他们满意的“幸福账单”。聊城鑫亚机电工程有限公司需进行变更登记,但是手续麻烦,公司负责人犯了愁。高新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派出“新满意”政务服务队,主动与该公司联系,协助企业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该政务服务队月均为辖区企业提供大厅帮办代办服务300次,提供延时、上门等特色服务15次。

目前,营商环境明显全面优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通过公布“零跑腿”事项813项、“一次办好”事项813项,“不见面审批”事项42个,与16个省的72个市县区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率先在全市城市规划区内推行水土保持告知承诺制和环境影响区域评估;工程建设领域政府投资项目、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缩68%、43%。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101家,新开办企业1781家。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终点。着眼长远持续健康发展,高新区大力实施发展环境创优工程,对11个产业园区开展营商环境“回头看”,以优越的营商环境,让入驻企业安心舒心。一方面,实施“腾笼换鸟”,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设了智能制造产研基地、环保科技城产业园、高端智能装备信息产业园等百万平方米的产业载体,高标准建设园区配套设施,让企业实现“拎包入住”,让要素跟着好项目走。另一方面,探索“1+N”企业定制套餐服务,深化“一业一证”“证照联办”“一链办理”准营改革,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改革迭代升级。同时,建立“企业家工作日”制度,营造尊重爱护企业家的良好氛围。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创新力。在新的起点上,高新区全面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进一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15分钟政务服务行动,全力打造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擦亮“办事不找人”“审批不见面”高新区魅力名片,推进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无纸质证明办理,加快创建“无证明城市”,努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和谐稳定的人文环境、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优质温馨的服务环境,让广大企业公平竞争、安心发展。

2022-02-24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486.html 1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近悦远来”乐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