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青海“走亲戚”
——聊城中学生赴青海刚察开展手拉手结对活动
■ 本报记者 苑莘
本报通讯员 李兵
“当我戴上哈达的时候,心里想的只有那份沉甸甸的情谊。”7月24日,聊城三中学生颜可心讲述了前不久去青海刚察“走亲戚”的感悟。7月16日至21日,聊城三中组织部分本地学生赴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开展第三期手拉手结对活动,颜可心就是其中一员。
2015年,聊城三中主动承接省对口支援海北州项目,每年招收40名海北州刚察县学生,迄今已招收9届。为加强青海学生与本地学生交流交往,让青海学子尽快融入班级,2023年10月,聊城三中启动了青海学生与本地学生手拉手结对活动,分别于2023年11月、2024年4月在聊城成功开展了两期青海学生进聊城学生家庭交流活动。
7月16日8时,队伍集合完毕,学生们带着对青海美丽景色的向往和对当地特色民族文化的好奇,踏上了这趟跨越千里、期待已久的旅途。抵达结对家庭后,他们受到了刚察小伙伴及其家庭成员的热烈欢迎。
“刚到家,阿姨便开始准备丰盛的晚餐。虽然沟通有些困难,但是通过他们脸上的笑容和亲切的语气,我能感受到那份真诚。第二天一早,刚察的小伙伴就带着我去看草原。沿途是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在太阳的照射下金光灿灿,草原上的牛羊如同繁星点点,成群结队地在绿色的海洋中自由游荡。”颜可心说,在这片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她不仅感受到了刚察朋友的热情,还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在加深友谊的同时,孩子们深入了解刚察文化,欣赏刚察美景。在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大家仔细聆听几十年前发生过的精彩故事,从原子城那段不平凡的岁月中感悟“两弹一星”精神。丰富的历史文物和珍贵的图片资料静静地诉说着那段不平凡的岁月,展示着科技工作者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爱国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了这群花季少年。
此次交流活动让年轻的任怡晨对家庭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大自然面前,家庭就是生存的保障。家庭不仅仅是血缘关系的集合,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在青海,我看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与互助。无论是在田间地头,他们共同劳作,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共同分享生活的喜悦。这种简单而纯粹的家庭关系,让我懂得了要更加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时光。”任怡晨说。
两天时间里,聊城学子和刚察的小伙伴,共同分享着彼此的发现,共同聊着说不完的话题,相聚时间虽短,但友谊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