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34版:市两会特刊·市发展改革委
放大+  缩小-   默认o

重点项目“引擎”虎力全开

2022年聊城市春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现场

聊城海吉亚医院项目

茌平区顺利智慧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智慧冷链物流建设项目

东阿辰康药业有限公司胶原蛋白小分子肽项目

北京赛尔克瑞特电工有限公司电气化铁路用高强高导接触网导线项目

九路泊车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工业重载智能仓储项目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支撑。

2月16日上午,全市春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开启虎年新征程。一季度我市确定开复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365个,总投资2219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18个,总投资616亿元。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生产车间忙碌不停,聊城高质量发展引擎虎力全开。

市发展改革委创新实施“五大机制”,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完善重点项目“五大机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


“项目为王”,在聊城不仅仅是理念,更是实打实的谋划部署。

去年以来,我市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完善推进机制,强化帮包服务,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质增效,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我市加快推进省市重点项目进度,举办集中开工活动5次,集中开复工项目803个,举办全市重点项目现场观摩2次。全年谋划实施的276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92.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32.3%;完成投资比2020年增加197.3亿元,增幅33.2%。重点项目的高质量建设,有效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势增长,促使我市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9%,高于全省6.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

谋划项目是项目建设的第一步。2021年9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2022年重点项目的谋划筛选工作。经积极争取,我市有137个项目入选2022年省级重点项目“盘子”,比2021年多31个,增幅29.2%,入选数量实现重大突破,创历史新高,其中,实施类项目134个,比2021年多35个,增幅35.4%,争取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52个,居全省第4位。

“重点项目的多少,从一定层面上反映出一个地方、一个领域发展的后劲和干劲。因此,争取、谋划好2022年省、市级重点项目意义重大。”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郭守印说。统筹谋划重点项目为全年项目建设工作争取了主动,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传递出我市“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鲜明导向。


“五大机制”护航项目建设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在胸有谋略、动有章法。去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创新实施“五大机制”,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实施市级领导联系推动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成立聊城市重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推进小组,每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均由一名市级领导、一个市直部门、一名县级干部联系推动,及时帮助项目单位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难题,加快推进了项目建设进度。

实施调度督导观摩机制。对省、市级重点项目实行周通报、月分析、季调整、半年观摩、年度考核制度。每周对市级联系领导现场办公情况,项目手续办理、开工、完成投资等重大进展情况以及存在问题进行通报,市领导多次签批意见。

实施要素保障推进机制。加强与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络,确保各类要素优先保障省、市级重点项目。每年单列2000亩土地指标用于保障实施类市级重点项目。在全省首次安排10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奖励省、市级重点项目。举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金企对接会。2021年,124个项目完成签约,银企签约总金额417亿元。

实施重点项目会商机制。我市组织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市直项目实施单位,汇总分析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及时建立台账并转交相关部门(单位)和县(市、区)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明确问题解决时间表、路线图,实施对账销号,及时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实施考核评比机制。在全省率先将市级领导、市直部门联系推进重点项目情况纳入市直部门绩效考核;在全省首次实施观摩项目后评价机制,聘请第三方机构综合评估年内两次观摩的项目,并将评估成绩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

在完善的机制保障之下,我市交出了一张张重点项目建设的优异成绩单。


高质量发展红利加速释放


新春伊始,兴华路跨徒骇河大桥已经开始抢抓进度,加快施工。目前,该桥已全线贯通,具备了通车条件,滨河西路、滨河东路、光岳路及滦河路已实现贯通。大桥建设将连通兴华路和滦河路,打通聊城市一条重要的城市次干路,有效缓解东昌路和光岳路的交通压力,完善城区道路交通体系和城区公共交通系统,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2021年以来,作为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济郑高铁项目开展了“战疫情、保进度、比贡献”劳动竞赛,用拼搏奋斗掀起大干热潮。去年11月21日,济郑高铁项目二标段茌平特大桥跨济聊高速(72+128+72)m连续梁成功合龙,标志着该项目取得阶段性突破,为后续连续架梁施工奠定了基础。

广阔的鲁西大地上,济郑高铁从无到有,从东北向西南方向蜿蜒而去,宛如一条巨龙,承载起聊城人对高铁时代的期盼。济郑高铁连接山东、河南两省省会,设计时速350公里,是我市开工建设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对构建聊城立体大交通体系、凸显我市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拉动经济发展、带动产业升级、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不断强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支撑,35个项目被列入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除济郑高铁外,聊邯长高铁的全线初测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接入聊城枢纽方案已完成;雄商高铁在我市境内前期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聊城民用机场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军地协议草案经北部战区空军签批已上报空军机关……随着立体交通网的成型,聊城日益成为山东产业西向占领内陆市场、北向融入京津冀、南向联系苏浙粤的重要枢纽。

高质量发展的红利正在加速释放,一个全新的聊城正阔步走来!

2022-02-24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501.html 1 重点项目“引擎”虎力全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