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汇聚澎湃发展动能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聊城市发展改革委坚决扛起改革重大政治责任,勇挑重担,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破解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为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幸福,汇聚澎湃发展动能。
信用修复专岗帮企业跳出“失信名单”
信用修复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保障失信主体权益、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
市发展改革委以服务企业为核心理念,设立信用修复专岗,推行“1100”日清信用修复工作机制,即信用修复一网通办、问题反馈一键送达、全程办理零跑腿、修复初审日清零。信用修复日清目标的实现,大大缩短了企业信用修复时间。
“多亏了政府出台的信用修复政策,让我们跳出了‘失信名单’。有了这次教训,以后再也不敢失信了。”谈及信用修复一事,茌平一企业负责人张经理深有感触地说。
该企业因违法建设,于2020年被茌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处以行政处罚,处罚信息在信用中国平台上公示,导致该企业在申请项目、享受政府优惠政策、银行贷款等方面均受到限制。
为提高改革政策制定的精准度、匹配度,我市专门出台了“关爱经营者、包容微过失”点菜单式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方案突出群众、企业在政策出台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诉求征集、审核反馈、评估论证等工作机制,广泛征求企业有关失信信息信用修复意见建议,精准掌握政策需求,分门别类编制信用修复“菜单”,为企业群众提供精准的“线下修复帮代办”服务。
信用修复日清工作机制建立以来,截止到2021年12月,我市共受理企业信用修复申请2234件,撤销到期处罚公示信息2133条,极大地保护了企业的信用权益,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打造价格争议调处“聊城样板”
今年春节前夕,市发展改革委在聊城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北城派出所、周公河农贸城两处“价格争议调处试点工作站”举行挂牌仪式。至此,全市在价格争议纠纷易发、多发的社区、派出所、农贸市场等地点所设立的“价格争议调处试点工作站”已达到4处。此举进一步方便了居民群众就近申请、就近调解处理、就近解决价格争议问题。
为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妥善化解价格矛盾、处理价格纠纷,2021年9月,市发展改革委启动价格争议调处试点工作,积极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营商环境。
“价格争议调处试点工作站”一改之前价格主管部门的单一调解模式,它将价格争议纠纷调解与社区治理相结合,主动将价格服务下沉,延伸到群众工作和生活中,方便群众提出价格调处诉求的同时,也提高了诉求办理时效。
为扩大价格争议调处的社会影响力,让更多的群众知晓价格争议调解渠道。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加强对工作站的业务指导,适时增加价格争议调处工作站点,形成全市范围内全覆盖的调解网络,最大限度地把价格矛盾消化在源头、解决在基层,努力打造价格争议调处“聊城样板”。
加速城市能级精彩蝶变
“来得比较匆忙,忘了带身份证,多亏了有电子身份证。”2月18日,在东昌府区政务服务大厅,市民刘强用电子身份证顺利办理了业务。
2021年10月以来,我市开展了“无证明城市”创建工作,通过电子证明、告知承诺、部门核验等方式,代替办事人需要提交的大量纸质证明材料。
截至2021年底,全市215项政务服务事项涉及的335个证明实现免提交,累计减免证明材料22000多件,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办事群众。
过去的一年,各级各部门按照“行业有亮点、部门有经验、市县有品牌”的要求,高点定位、对标超越,努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数得着、叫得响、过得硬的改革典型。
在2021年度全国小麦直报调查数据审核工作会议上,市发展改革委就创新农产品成本调查新模式作典型发言;聊城市被确定为国家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招标投标监管试点城市;聊城市“交房即办证”改革实践,有效解决了“主权与产权不同步”的难题,成功打造了全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聊城模式”……
一件件与民生服务相关的“关键小事”,就是一桩桩推动城市能级蝶变的“关键要事”。
在新的一年里,市发展改革委将以“锚定争创一流,笃志走在前列”的勇气与担当,全力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要红利,努力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