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繁花

——记东昌府区堂邑镇党委书记段先锋

■ 本报记者 朱玉娟

本报通讯员 靳文君

平坦宽阔的道路、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走进东昌府区堂邑镇“邑路繁花”乡村振兴片区,秀美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

“邑路繁花”中的“邑”指千年古镇堂邑,“路”寓意乡村振兴和致富之路,“花”象征葫芦花、桃花、梨花等特色产业绽放的幸福之花。“今年以来,堂邑镇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落脚点,坚持生产生态一起抓、农业农村一起抓、物质精神一起抓,聚力打造具有鲁西平原特色的城郊型乡村振兴片区。”7月22日,堂邑镇党委书记段先锋说。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2024年初,段先锋牵头成立了由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党政班子成员和新村党组织书记任成员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提升工作专班,下设6个业务组和7个片区组,制定了详细的片区提升方案,确定“邑路繁花”品牌,致力于打造产业兴、农民富、环境美的具有平原特色的城郊型乡村振兴片区。该镇构建了“镇级工作组—行政村党委—网格党支部—胡同片区党小组—党员联系户”五级组织体系,为片区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为保证片区建设进度,段先锋带领7个片区工作组连续3个月不分昼夜攻坚在一线,从群众最关心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问题入手,对片区全区域进行系统综合整治。为避免整个片区成为场景化、盆景式片区,脱离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段先锋动员片区工作组逐村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大会,听取意见,在村庄建设中通过保留门口小菜园、采用果树代替绿化苗木、融合村内产业发展等方式,获得了群众大力支持,村民主动参与村庄建设,既节省了人工费用,也提高了群众获得感。

在乡村振兴片区建设过程中,激活产业发展动力、增加群众收入是重中之重。作为农业乡镇,堂邑镇产业基础差,真正让村民腰包鼓起来并非易事。“只要是对老百姓有利的事,就要把它做好。”段先锋动员机关领导干部以及各村党员干部,结合各村发展实际情况集思广益,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探索多种党建引领集体增收模式。其中,肖庙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将70亩梨园划成300多个小块,探索共享经济模式,实现了村集体每年增收18万元;繁森新村充分挖掘孔繁森精神,建设“援藏情”布鞋手工坊,带动5个网格村集体经济发展;刘庄新村以土地共营模式经营500亩果园,实现村集体增收120万元,向群众分红75万元;吕庄村利用村内闲置庭院开办棉服加工“共富工坊”,带动村内60余人固定就业,集体增收8万元,实现了集体群众双赢。

为做好葫芦产业文章,段先锋先后赴天津、福建、广州等地,与国内顶级范制大师、竹刻大师、南派葫艺大师合作,引进高端范制葫芦基地项目,建设中华范制葫芦文化园,围绕全品种葫芦种植技术提升和种子研发,建设葫芦种业实验室,丰富种植葫芦品种,解决种植重茬等卡脖子问题。本地葫芦产品附加值不断攀升,片区成为全国最大的葫芦集散地。

自开展片区建设以来,段先锋与党员干部勠力同心、埋头苦干,加快打造具有平原特色的城郊型乡村振兴片区,2次承办全市乡村振兴片区现场观摩会,获得了一致好评和肯定,并顺利通过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验收,为聊城市打造平原特色城郊型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先行探索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路径,相关经验做法被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聊城市委改革办以《“三农”工作动态》和改革典型案例进行推广,被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大众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2024-07-30 ——记东昌府区堂邑镇党委书记段先锋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5085.html 1 一路向繁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