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取得新提升

高新技术产业纳统企业增至723家

本报讯 (记者 林晨) 8月2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攻坚看进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和学勇介绍2024年以来聊城市科技创新工作有关情况。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持续强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科技供给,加快集聚优质创新资源,不断壮大创新主体队伍,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取得新提升。

聚力培强创新主体,科创企业规模加快壮大。深入开展科技型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组建490家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组织有关专家围绕研发投入、知识产权等高企认定要素开展精准辅导。争取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补资金1920万元,惠及企业187家;山东产研强远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获得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支持。协助中通客车等企业申请新能源汽车推广补助资金2.83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纳统企业由去年的591家增加到723家。

聚力突破技术瓶颈,研发项目广泛实施。围绕产业链技术瓶颈,征集一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课题。推荐申报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3项、省科学技术奖5项、省竞争性平台项目4项。2项省股权投资引导资金项目完成金融机构现场考察。7个项目获得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结转经费2100余万元。常态化开展重大科技成果征集工作,向省科技厅推荐重大科技成果29项,中色奥博特“5G用高精度压延铜箔技术”入选2024年“山东好成果”。

聚力培育创新平台,科创体系更加完善。持续发挥各类创新平台的支撑引领作用。东阿阿胶“山东省胶类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等5家实验室在第一批省重点实验室重组中获批,跻身全省“1313”实验室体系。“大分子药物与规模化制备全国重点实验室”确定6个特色科研方向,组建3个科研团队。东阿阿胶、阳谷华泰两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通过了省科技厅绩效评价。加快“一链一院”建设,举办聊城市“一链一院”建设暨集中签约仪式,全市12条产业链链主企业均联合高校院所建设了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

聚力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资源高效集聚。实施“百企联百校”行动,与中科院、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对接。完善“科技副总”机制,对任期内103名“科技副总”进行年度考核,征集企业“科技副总”需求122项,组织申报“科技副总”协同创新项目24项。组织开展申报人才项目68个,其中申报国家级海外人才工程37人,泰山产业创新领军人才平台类31人。东阿阿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获得期满评估优秀等次,可获100万元奖励。引进外国专家28人,其中高端人才4人。6名外国专家入选省“海外工程师”支持计划,“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2个项目入选省“外专双百计划”揭榜制项目。

聚力完善服务体系,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同24家银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合作关系,为5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54笔、2.1亿元科技成果转化贷款,34家企业获得省财政贷款贴息补助245.5万元。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培训技术经纪人60余名。强化科研服务,完成科技查新报告96篇,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达到2700人,文献使用量超过12万篇。

2024-08-05 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取得新提升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5489.html 1 高新技术产业纳统企业增至723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