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业者轻装前行
——关注我市企业“代位注销”改革
■ 本报记者 白文斌 闫振
过去几年,我市在全省率先试点“代位注销”改革,相关经验逐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吸纳了我市的制度创新做法。
7月30日,在临清市政务服务中心,随着工作人员轻点鼠标,临清市邓氏纤维纺织有限公司顺利通过了注销登记确认。困扰了企业委托代理人吴兆娜五年之久的难题终于解决。“因为股东已经去世了,要先变更股权的继承人,然后走变更手续,最后才能注销,嫌麻烦就一直没有办理。”吴兆娜说。
嫌麻烦反而带来了更大的麻烦。这几年,几位股东想换赛道重新创业,由于公司长期未注销被列入异常名录,原有股东注册新公司受限。俗话说“开门容易关门难”,企业注销涉及税务、公安、社保、医保、海关等多个部门,需要一一审核,一一注销。手续烦琐、耗时耗力,一些企业主干脆就搁置不管,形成了许多“僵尸企业”。“对政府来讲,占用了名称、住所等登记资源,增加了监管成本;对企业出资人、股东、高管来说,企业三年不按时出年报,很容易被列入黑名单、异常名录,会影响他们再创业;还会因为欠职工社保影响职工的再就业。”临清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田长志说。
为解决注销堵点,我市开始大力推行改革。2019年起,借助山东省率先搭建的省级企业注销登记一网通办系统,审批部门牵头,协同市场监管、税务、社保、医保、公安等各个部门,全力配合省局破除数据壁垒,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应用。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2020年我市启动简易注销改革试点。主要针对领取了营业执照后、申请注销登记之前,债权债务已经清理完毕,或者根本没有发生过债权债务的企业,这部分业务量占到注销登记的80%。“因为它不涉及债权债务,我们就直接取消了原有的清算组公示程序,注销公告时间由45天压减为20天。2022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将山东简易注销改革的做法上升到法规层面。”聊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盛强说。
但是,像邓氏纤维纺织公司这样的情况就比较棘手,法人突然去世,企业债权债务、股权变更等一时难以理清。针对这些复杂情形,2022年,我市进一步推出市场主体“代位注销”登记改革。股东死亡的可以由继承者代为注销公司,而不需再走一遍繁杂的股权变更手续,继承者只需提供《继承权公证书》,就可以通过简易手续办理企业注销。
但是,继承人对企业以往的社保、公积金、税费等缴纳完成情况并不清楚,很容易造成遗留问题。对此,今年我市完善企业注销一网通办系统,增加了“预检功能”,可将未尽事宜推送给企业,方便企业更快完成清税、追缴社保等工作。“首先信息到达税务部门,由税务部门进行清税,我们接到清税证明之后,就给企业进行注销登记,注销登记之后再把注销登记的结果分别推送给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根据注销信息和前期采集的信息,办理相关事项的注销。”聊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场准入审批科科长宋杰介绍。
如今,在线下,企业注销“一件事”8个事项纳入专区统一受理、一站式办结;线上,企业通过注销一网通办系统,网办率超过98%。
时隔5年,邓氏纤维纺织公司顺利完成注销,股东的母婴产业项目也将启动。“相关流程告知得很清楚,今天我来到这里只拿了一个公证书,直接就办完了所有业务,特别顺利,20多分钟就办理完了。现在一颗心放下来了,特别轻松。”吴兆娜高兴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