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好群众心头事 当好居民贴心人
——访高新区长江路社区党委书记朱国监
■ 本报记者 张洁
盛夏时节,烈日炎炎,却没有阻挡住朱国监在社区巡访的脚步。“社区群众的大事小情都要记挂心上,要把工作做得有温度、有厚度。”这是朱国监在社区工作第一天就给自己立下的规矩。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而社区党组织书记则是社区工作的“火车头”。高新区九州发展服务中心长江路社区党委书记朱国监自2015年参加工作以来,用心用情做好每一件小事,回应群众期盼。他在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社区党建各项重点工作、联系服务群众和遵纪守法等方面都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好时代自有那好风景,好生活带来了好心情,好日子是一杯醉人的酒,睡梦里也不由笑出声……”7月28日晚,一场精心策划的“弘扬八一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纳凉晚会,在长江路社区军王屯小区举行,营造出温馨和谐的社区环境。朱国监介绍,像这种群众喜闻乐见,可以增强居民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的文化活动,在长江路社区“周周有安排、月月有主题、季季有亮点”。
“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在社区日常例会上,朱国监向社区干部和网格员提出了这些问题,希望大家带着问题去工作。
社区工作千丝万缕,关乎群众的急难愁盼,方方面面要加快解决。
“我们家漏雨了,喊了物业也不过来修。”“小区广场上跳舞的音响声音太大,吵得孩子睡不着。”……为了切实解决居民身边的现实问题,朱国监一有空就带着社区班子、党员干部挨家挨户走访,唠家常,及时排查解决群众的忧心事。无论是身患重病的老党员,还是生活困难的家庭,朱国监都竭尽全力给予支持帮助。这份深厚的情感纽带,让居民们感受到了来自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干好社区工作,光是嘴勤、手勤、腿勤还不够,社区治理需要“绣花”般精细,作为手握“绣花针”的穿针引线之人,只有做好服务细节,才能让居民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走家串户,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整治垃圾乱堆乱放、违规张贴小广告、僵尸车、杂乱线缆等城市顽疾;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社区群众积极参与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垃圾分类宣传周等活动,累计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60余场次,参与3200余人;针对军王屯拆迁遗留问题,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加快推进遗留问题扫尾工作,现遗留问题已基本解决;坚持“成熟一块、推进一块”,压茬进行的原则,完成土地出让清表工作,现军王屯1号地块已出让完毕,2、3号地块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地上附属物的清表和土地组卷工作,已全部覆盖完毕,达到土地出让条件……
“既然选择了做一名社区干部,就要尽力履好责,把社区建设成党和政府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坚强堡垒。”这是朱国监每次开会都要强调的一句话。他以强烈的党员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多年如一日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以点滴行动默默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心系百姓的情怀树立起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唱响了一曲曲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