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2024年8月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o

“卫星工厂”挑大梁 幸福生活有奔头

■ 本报记者 邹辉

本报通讯员 郭洪广

8月7日,走进位于高唐县固河镇固河村的馨宇电子厂,只见车间内宽敞明亮,生产设备规范摆放,30多名女工坐在工作台前,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拉线、组装、验收、打包……她们动作娴熟,操作标准,不一会儿工夫,一件件电子元器件高标准“走下”生产线,被整齐摆放在车间的货架上。

“俺家里有小孩需要照顾,不方便外出打工,正好这个电子厂就在家门口,活很容易学会,时间还可以自由支配,多劳多得。现在,俺一个月最多能挣3000多元,不比在外面打工差。”谈起现在的幸福生活,在馨宇电子厂务工的董庄村村民张兰霞满脸笑容。

接纳张兰霞就业的馨宇电子厂今年4月份正式投产,主要生产助车加热器、助车空调线、地板线等电子元器件,产品质优价廉,济南市的相关企业定期采购,一直不愁卖。厂内的员工大多是周边留守在家的村民,他们经过短暂培训后便可顺利进入生产车间工作。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张兰霞从零做起,现在技术娴熟,已经成为厂子里的生产骨干。

“我们厂目前共吸纳周边百余名村民就业,他们可边培训边上岗,即便没有技术也能进来务工。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建设一条成熟高效的生产线,吸纳更多群众上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馨宇电子厂负责人董彬吉介绍。

小车间连着大民生。和馨宇电子厂一样,在位于固河镇南闫村的高唐县艺唐针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全负荷运转,“哒哒”声此起彼伏,数十名工作人员娴熟地按照工序将一块块布料进行裁剪、缝制、熨烫。成型后的衣服时尚帅气,非常符合潮流趋势。

“俺在这里工作每月可以拿3000多元的工资,看孩子挣钱两不误,还学到了一门技术,打心眼里感谢村委会的帮助。”艺唐针织员工徐广平一边忙着缝制,一边高兴地说。

徐广平所在的南闫村距离镇驻地和县城较远,周边工厂较少,长期以来,村民家门口就业困难,不少中年妇女农闲时无活可干,收入增长乏力。南闫村党支部书记焦英先介绍,在固河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里引来了服装深加工项目。企业落户投产后,优先吸纳本村村民入厂务工,让50余名妇女成为上班族,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就业难、薪酬低、稳定性差,一直是困扰农村群众的难题。身为农业大镇的固河镇独辟蹊径,围绕村庄建起了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卫星工厂”,吸纳了众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灵活就业。

铺好就业路,托起幸福梦。近年来,固河镇大力扶持鼓励村民返乡创业,进村办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不断引进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建“卫星工厂”,助推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据统计,截至目前,固河镇建有食品、服装、编织等各类“卫星工厂”20多家,吸纳了千余名群众稳定就业,有效解决了务工与务农、钱袋子与家庭兼顾的问题,实现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

固河镇党委书记赵伟表示,固河镇将立足实际,对“卫星工厂”进行全域布局规划,引导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用工需求多的优质企业入驻,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让更多的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2024-08-09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5684.html 1 “卫星工厂”挑大梁 幸福生活有奔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