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默认o

奋力书写人民满意职业教育的精彩答卷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发展纪实

省职教学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研究分会领导参观校园长征路

参加市直教育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合唱比赛

学校女篮获第23届CUBA中国大学生女子篮球三级联赛亚军

举行“天使有爱·红心向党”庆祝国际护士节文艺汇演

聊城市“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现场

■ 文 / 崔爱民  刘磊  刘亚杰

图 / 赵璇  杨雪


2月22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山东省教育厅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年度考核结果出炉,在2021年度考核中,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从84所高职院校中脱颖而出、由2020年的第36位一举跃升到A档第6位,由位居中游跻身第一方阵,成为进步最快、成长性最强的学校。

刚刚过去的2021年,聊城职院按照中共聊城市委“争创一流,走在前列”要求,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以实干实绩为“十四五”发展开新局谋新篇,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百年。学校思政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高职院校唯一),被教育部公示为100个“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全省高职院校唯一);校团委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2021年首次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赛项并获得一等奖。

全国高校百强社团,全国优秀实践团队,2021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省第8名,山东教育系统新闻宣传工作优秀单位(位列全省高职院校第1名);连续11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校园)荣誉称号;国家级层面奖励32项、省级层面奖励161项……一块块金灿灿的奖牌、一座座沉甸甸的奖杯摆满了学校的荣誉室。

聊职人,用自己的辛劳与汗水、奋斗与创新为打造“冀鲁豫职教先行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傍巍巍泰山、临滔滔黄河、濒千年运河,在这方承载了千古文明、钟灵毓秀的热土上,从破土而出、到根深叶茂,从寒梅绽放、到春色满园,从籍籍无名、到声名远播,以党建为引领,通过不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持续强化文明创建,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一路高歌,驶入了“国字号”提质培优、增值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聊城职院党委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和推动学校工作,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筑牢师生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


“职业院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办好学校,必须以党建引领为根本,以思政教育为基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才能实现文化传承创新和文明进步。”聊城职院党委书记靳凤莲告诉记者,有了党的坚强领导,学校才能以更高的站位、更远的视野、更足的劲头,推动新发展、创造新业绩。

2021年初,学校迅速掀起党史学习教育高潮。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把党史学习教育落实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各个环节,广大师生用党史激励自己、教育自己、启迪自己,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勇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青年教师入选山东代表队获全国党史知识总决赛优秀奖,党史学习教育“六个一百”工程和庆祝建党百年活动成果丰富。党史学习教育,真正成为聊职人最好的“营养剂”。

以党建促发展,激活力勇担当,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工程和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聊城职院党委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设坚如磐石的战斗堡垒;锻造活力迸发的干部队伍,激励学校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对标争创”,突出党建阵地建设。学校党委在基层党组织中推动“2441”工程,一批“标杆院系”“样板党支部”和“党支部特色品牌”成为基层党建的坚固堡垒;启动校级教师支部“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工程,充分发挥教师支部的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协同发展;开展主题党日、专题学习、志愿服务活动,一名名党员成为一面面鲜艳的旗帜……

学校优化干部结构,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干事氛围,强化“四位一体”的干部教育培养模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狠抓纪律作风整顿,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锐意进取的改革创新精神,激发出全体员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荣誉只代表过去。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守好职业教育的‘根’与‘魂’,勇于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加快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谈到2022年的工作,聊城职院党委副书记赵存吉胸有成竹、语气坚定。


聊城职院把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落到实处,构筑了立德树人的四梁八柱,结出了累累硕果


学校持续深化“12345”思政工作体系,成立孔繁森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黄河研究院,建设了鲁西“四史”主题教育馆、生命科学馆、网络安全馆和校园长征路,完善了“三馆两院一路”育人平台。其中,“英模文化”被教育部确定为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鲁西“四史”主题教育馆获批山东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思政教育基地,共接待参观3万余人次,在服务师生思政教育的同时,也成为我市党史学习教育的热门“打卡地”;生命科学馆获批省级科普基地,孔繁森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院和黄河研究院获批聊城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围绕“四史”教育开展,学校开设《中共党史教育》《图说国史》《聊城红色记忆》等栏目。学校“辅导员讲党史”视频入选教育部“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推广行动”;“六个一百”党史学习教育短视频被列入山东省全国党史知识竞赛代表队备赛教材;孔繁森精神学术研究专著《孔繁森的初心可以这样讲》被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干部培训教育好教材,报告文学《大爱传奇:孔繁森》被列入国家“十四五”重点图书出版计划。发挥聊城红色资源优势,创新红色基因传承路径,与街道社区共建“社区党校”,开展红色研学,组建宣讲团,打造了“红帆领航”宣讲品牌。

2021年6月29日,在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的第23届中国大学生篮球三级联赛总决赛上,聊职女篮作为唯一一支进入四强的北方球队,高扬“团结奋进,拼搏争先,燃情梦想,文明自强”的聊职女篮精神,勇夺总决赛亚军。

连续四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连续为全国两会、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供高质量政务服务,获得一致好评,成为山东职业教育一张亮丽的名片……在聊城职院,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落到了实处,结出了累累硕果。


履职尽责、担当实干,聊职人牢记加快高质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


“新时代的大国工匠之‘道’,应当拥有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和以国为重的责任担当。只有树立报国思想,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才能奋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聊城职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徐龙海表示。

聚焦“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和聊城九强产业,主动融入和服务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4+N”专业群赋能平台,发挥医养健康、精密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服务、网络安全技术4个重点专业群的带动作用,带动学校专业整体高质量发展。护理系牵头、医护两系联合建设的“老年健康服务”专业群获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立项。

围绕山东省、聊城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学校把提质培优三年行动计划、优质校、创新发展高地和办学质量考核等关键指标全面融入学校年度工作要点和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实现责任到人;建设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大数据平台,实现年度目标的诊断与改进。仅在优质校建设方面,学校就获国家级标志性成果40项、省级标志性成果78项。

作为聊城市唯一一所市属高职院校,经过20余年的发展,聊城职院已经成为“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首批“山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是“省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也是聊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龙头单位。


多元办学、产教融合、校地合作,促进了成果转化,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


聊城职院的毕业生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抢手了——这是不少企业的真实感受。

“育人、科研、服务是高校的三大重要职能。聊城职院培养的一批又一批掌握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学生,将成为我市打造制造业强市的强大引擎。而我们是引擎制造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聊城职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高杉自豪地说。

各类社会培训有序开展,积极承接聊城市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任务,与聊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合作建立聊城市退役军人定点培训基地,开发并申报社区教育课程、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课程资源,8门课程入选全省社区教育优秀课程资源。打造继续教育服务平台,注册继续教育学历规模已超5000人……

学校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突破。通过组织“企业行”活动,一大批教师深入企业开展服务,校企联合开展技术研发。“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工业互联网科普团队”被省科协认定为“山东省科普示范团队”。学校服务地方与企业的能力不断提升。

在全国职教周系列活动中,学校全面展示了特色育人成果:新增8个校企合作办学项目,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项目顺利通过验收;积极推动国际化办学,与乖宝宠物食品集团、泰国高校共同合作,开发8门鲁班工坊双语培训教材;《“三三”驱动,创新“鲁班工坊”山东模式,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获2021年山东省教育国际化优秀案例奖。

2021年,学校毕业生中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者4640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3.5%。无数优秀聊职学子通过刻苦努力练就过硬适应性技能,昂首挺胸走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舞台。


“奋斗‘十四五’,再造新聊职”。聊城职院发扬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进取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在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长期制约学校发展的硬件瓶颈也被突破。学校积极争取政府债券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几大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其中,总投资6.13亿元、占地面积近200亩、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的新校区年内投入使用;总投资5.78亿元、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一馆九中心”的聊城市智能(仿真)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涵盖生命健康、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智能商贸物流、网络安全、大数据、虚拟现实、电子商务、智慧农业等领域,集实训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生产经营功能于一体。这几个重点项目完成后,学校建筑面积将增加20万平方米,相当于又建一个新聊职。

出济馆高速驶入财干路,一座崭新的校区就会映入人们的眼帘。

“学校变得更大了、更美了、也更温馨了。作为一名教师,有这样的工作环境,我们的幸福指数也更高了。”看着日新月异的新校区楼群,市政协委员、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孙剑的言语中充满喜悦。

“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我市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未来五年新目标,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支持重点高职院校扩建升格,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面对新的机遇,我校将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严把教学标准和毕业生质量标准两个关口,努力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业态对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差异化需求,为实现山东全面开创、走在前列贡献‘聊职力量’。”学校党委副书记、院长徐龙海是这样说的,聊城职院也有这样的底气。

未来,聊城职院将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新时代五大兴校工程,整合力量,攻坚克难,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精神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聊城作出新贡献!

2022-02-25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发展纪实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579.html 1 奋力书写人民满意职业教育的精彩答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