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助力山东省棉花提质增效观摩研讨会在聊召开
本报讯 (记者 邹辉 通讯员 魏洪江 尹会会) 8月10日,围绕“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主题,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助力山东省棉花提质增效观摩研讨会在高唐县召开。国家、山东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相关专家结合实地观摩情况,就棉花种植生产情况、示范技术、种植模式等内容作了交流发言。
观摩研讨会期间,参会人员赴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鲁西综合试验站在高唐县清平镇、梁村镇和德州市夏津县设立的试验示范与科技服务基地,以及鑫利源纺织有限公司,实地观摩棉花花生复合种植、盐碱地麦棉轮作、千亩盐碱地绿色高效种植等技术的应用情况。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鲁西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相关工作情况。
我市是传统植棉区,植棉历史悠久,植棉情怀深厚。近年来,我市紧抓实施乡村产业振兴等机遇,不断优化棉花品种结构,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形成了以棉花生产、加工到纺织的产业链条,选育出多个适宜盐碱地、旱薄地种植的棉花新品种,集成示范棉花绿色高效间作轮作新型种植模式,有效提高了棉花单产和植棉经济效益,为粮食生产与棉花产业协调发展探索出新路径。
市农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目标,我市将进一步加大与国家、山东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及省市级农技推广部门的沟通力度,积极选育短季棉新品种,集成短季棉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与植棉主产区大型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大型纺织企业对接,助力棉花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为全省乃至全国棉花产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