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阳委员
让老年教育下沉至农村
■ 本报记者 朱玉东
“现在农村老年教育是短板,应该尽快采取措施,让老年教育下沉基层。”2月24日,市政协委员、东昌府区民政局副局长杨阳说。
杨阳建议,我市老年大学的学员有数千人,汇聚了多方面人才,并且大多是退休人员。他们有知识、有能力、有资源,可以让城里的老人发挥余热,和乡村的老人“老老结合”,通过送教育下基层,让农村老年人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技能,满足农村老年人精神需求。
杨阳说,办好农民家门口的“老年大学”,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聊城的重要一环,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杨阳建议,老年教育下基层,要多管齐下、专兼结合,可以发挥乡村退休教师、退休干部作用,依靠“银发学员”管理组织。农村老年教育还要吸纳符合乡村振兴导向、农村生活特点的课程体系,进行“适农化”改造。目前,青岛市崂山区、潍坊市诸城市、淄博市桓台县都已建立了农村老年教学点,我市可以借鉴利用,建立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