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树牢“四个第一”理念 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 冠县县委书记 张学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冠县坚定树牢“四个第一”理念,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一是把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第一要务”。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县级领导干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冠县实践结合起来,与坚持“14557”工作思路结合起来,与建设“五个新冠县”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7月20日,县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一以贯之抓好《决定》贯彻落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冠县实践新篇章。
二是把谋划好、深化好改革开放作为“第一责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山东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当好排头兵的嘱托,紧扣主题谋划改革,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突出重点谋划改革,聚焦融入新发展格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民营经济、乡村全面振兴等重点领域,谋划推出一批真管用、管长远的重大改革事项。目前,我们根据省市要求确定的118项县级改革任务,正在稳步推进。聚焦问题谋划改革,着力解决制约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快和慢、上和下、大和小、破和立等系列突出矛盾,以改革解难题,用发展治百病。以人民为中心谋划改革,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围绕群众的急难愁盼抓改革,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抓改革,办好新农村夜校、养老小店、幸福食堂、乡村音乐节等民生实事,让改革成果更多惠及87万人民。注重全面系统谋划改革,加强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在体制机制、改革质效等方面协调推进,创新“七链八专班”工作推进机制,加大开发区改革力度,提高其发展经济承载能力,增强改革的整体效能。
三是把推动好、实施好改革开放作为“第一目标”。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抓好各项改革部署落实。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着力健全民主法治体系,让更多法治成果惠及百姓,擦亮“法润冠州”“平安之冠”品牌,打造法治政府,持续提升县域法治建设水平;着力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擦亮“冠州红”文化品牌,让红色资源“用起来”“活起来”“亮起来”,切实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着力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持续深化教育、医疗、金融、信用、养老等民生领域改革,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开展好“近零碳”城市创建,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着力完善安全体制机制,有效防范化解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金融领域等重大风险,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着力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开展“新风行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四是把打造好、培育好更多改革标杆作为“第一工程”。改革是“一把手”工程,县级领导干部以及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锚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抓牢改革任务的跟进落实,强化改革经验的总结提升。今年以来,县委深改会研究审议改革文件5个,县级领导干部、部门镇街主要负责同志领衔攻坚95个改革项目。充分运用好典型案例“种子库”和争取改革成果进展台账这个机制,对改革典型案例进行重点培育、全力推广,目前已打造“1234N普惠金融体系”“入企执法扫码”“数字耕地保护”等改革案例33个。县委改革办、县重点工作促进中心定期调度改革成果争取情况,督促部门、单位加大向上争取力度,打造更多的“冠县亮点”,创建更多的“冠县模式”,推广更多的“冠县经验”,争取更多的国家级、省级现场会在冠县召开,更多的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落地冠县,更多的经验做法得到中央和国家部委正式发文推广,不断提升冠县的发展硬实力和整体影响力。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的改革蓝图已经绘就,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市委“6293”工作思路,聚力攻坚,奋勇争先,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聊城实践贡献更多冠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