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之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论学习贯彻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

■ 本报评论员

8月25日,聊城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胜利闭幕。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聊城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聊城实践的意见》,吹响了以“排头兵”标准谋划思路、制定措施、推进工作的冲锋号,在全市上下掀起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聊城实践的奋斗热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视察,赋予山东“走在前、挑大梁”的重大使命,要求山东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当好排头兵。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落实,切实增强推进改革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努力在全省大局中争先进位、多作贡献。

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首要任务就是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上勇争先。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和深化“6293”工作思路,谋深做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举措,加快打造山东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西部“战略支点”、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两河明珠”城市,以改革之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聊城实践。

以改革之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机制,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机制,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定不移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大力实施工业技改提级工程,统筹推进设备更新和传统产业技改升级,持续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家底”。要加快培育壮大先进产业,聚焦12条重点产业链,深化融链固链对接和细分领域攻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培育更多引领产业升级、抢占竞争制高点的新兴支柱产业。要加快人工智能、氢能与储能、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抢抓新赛道、塑成新优势。要持续抓好服务业发展,加快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以改革之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加快构建部门协同推进科技创新机制,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创新主体培育,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要创新平台建设,聚焦重大国家战略部署、产业发展需求,加快构建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建设一批国家、区域性科研院所和企业重点实验室。要创新成果转化,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为产品、从产品变为商品。要创新人才培养,依托院士专家聊城行、海外人才交流会等载体,引进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一流产业技术工人,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社会环境,全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以改革之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持续深化高水平开放。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和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借力高能级开放平台,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要深度对接京津冀,巩固深化与北京朝阳区、海淀区合作成果,推动科技创新、文化体育、医养健康等领域合作走深走实。要与黄河流域省份在生态、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协同,积极融入省沿黄跨市协作机制,抓好沿黄生态廊道聊城段建设。要推动外资企业利润转投资,持续拓展利用外资渠道。要转变思想认识,改进招商理念,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综合成本来吸引投资,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永不止步。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聚焦当好“排头兵”要求,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凝聚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提标提速提能力、敢闯敢干敢争先,努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作出聊城贡献。

2024-08-27 ——一论学习贯彻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6431.html 1 以改革之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