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在和美乡村
——写在2024全国和美乡村“村舞”交流展示活动在东阿举办之际(上)
■ 本报记者 贾新伟
“村舞”,顾名思义,就是乡村的舞蹈。舞台无关大小,服饰无关素艳,展现的是老百姓最本真的模样,传达的是老百姓最真挚的情感。
以村为媒,以舞会友,8月30日—9月2日,大地流彩·2024全国和美乡村“村舞”交流展示活动将在东阿县举办。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村舞”者,将汇聚在鲁西的田野上,舞出时代新风、舞出中国味道。
提质扩面
打造文化新阵地
8月25日20时,走进东阿县大桥镇凌山村的农家书屋,村民和孩子们安静地坐在书桌前,正全神贯注地阅读。书屋内翻书的窸窸声,仿佛在诉说着阅读的魅力。
按照有机制、有场所、有队伍、有项目、有活动的“五有”标准,聊城市扎实推进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软硬件建设提档升级,实现了“五有”达标全覆盖,推动“习语‘聊’亮”凝心聚魂工程、乡村家庭图书馆、乡村阅读季等普惠性项目落地落实,形成群众乐于参与、主动参与、广泛参与的生动局面。
围绕“四廊一线”建设,聊城市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历史底蕴,打造“幸福河畔 和美乡村”“运河古都 繁森故里”等文明实践展示区(带)。以茌平区振兴街道复兴社区为试点,聊城市积极探索“公益+市场”运转新模式,创新打造“和美邻里”文明实践综合体,为高质量推动文明实践建设工作提供样板经验。
去年7月4日,东阿县作为聊城市代表,参加了《山东省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指导方案(2023—2027年)》调研座谈会。东阿县将沿黄景观资源、历史传统文化、乡村文化振兴与文明实践有机结合,重点打造的沿黄文明实践集聚带——东阿“幸福河畔·和美乡村”文明实践展示区,被纳入全省28个文化体验廊道文明实践展示带(区)。
深入人心
创新宣讲新模式
成立11支“健康有约”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全面打造“健康行走进千家万户”中医药文化特色志愿服务品牌;积极构建“两河喜鹊·志愿东阿”志愿服务品牌体系,打造“向阳蔷薇”“胶乡夕阳暖”等30余个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品牌……这些东阿县特色文化品牌,是聊城市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取得的成效。
聊城市深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两河喜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组建“文艺轻骑兵”“科技特派员”等1200余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培育“雷锋超市”等一批群众认可、特色鲜明的融合服务项目,构建起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15分钟志愿服务圈”。
“快板一打响连环,父老乡亲听我言。抗击日军血染地,红色基因代代传……”木桌一张、扇子一把、快板一副、醒木一块,一个简单场景,向世人传递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近年来,度假区将传统曲艺与百姓宣讲相结合,创新打造“望岳书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让老曲艺有了“新调子”,把身边人纳入宣讲“生力军”,把身边事化为“好声音”,通过“撂地”说结合“云端”讲,探索了聊城市打造文明实践百姓宣讲志愿服务的新模式。
聊城市以打造“习语‘聊’亮·响万家”品牌为抓手,充分发挥各方面宣讲力量,通过短平快的“微宣讲”、巡回式“文艺讲”、拉家常“互动讲”等模式,开展一系列宣讲,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农旅融合
激活发展新动能
黄河水壮,艾山青葱。初秋的风吹进艾山脚下村民们的心田。
游览一条河,品味一座山,静赏一方田。短短几年,曾经寂寂无名的东阿县铜城街道艾山村变得业兴人旺、名声在外。如今,艾山村成了省级旅游重点村,乡村旅游和艾草、牡丹种植加工等产业逐渐崛起。
“村庄产业兴旺,环境优美,人才能越聚越多。”艾山村党支部书记姜大鹏说,艾山村的发展根基,来自艾山和黄河的生态文化资源;发展动力,来自东阿县以特色文旅发展赋能乡村振兴、造福父老乡亲的巧手妙笔。
近年来,东阿县以本土黄河文化为主线,着力拓展宣传渠道,活化宣传方式,讲好“黄河故事”。“沿黄九品·品品连乡”乡村振兴片区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方向,连片选取包括艾山村和郭口村在内的9个沿黄村庄,建设26个民俗项目、16处精品民宿,今年接待游客预计突破100万人次。
聊城市积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壮大乡村文旅产业。中华海棠园生态花海艺术节、艾山牡丹观光节……一系列“乡村好时节”活动,打响了乡村旅游节庆品牌;桃花园里的音乐节、戏剧美食文化节、尺八艺术沙龙、“八品下乡”赶大集……“黄河大集”四季活动,让乡村充满“烟火气”;市县两级认定非遗工坊百家、建设手造展销专区近200处……“山东手造·聊城有礼”工程,日益成为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增长点。
常态长效
创建文明新乡风
“大操大办,不仅浪费财物,还给很多家庭造成了经济负担……”8月28日9时,在东阿县大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群众讲解什么是移风易俗和推进移风易俗的意义。
婚事,倡导集体婚礼;白事,倡导“大锅菜”“一碗端”“不破孝”……“鹊乡新风”,是东阿县为扎实推进“反对浪费、文明办事”专项行动,推动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而着力打造的移风易俗品牌。该县制定了一整套标准明确的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操作规范和要求,将文明新风引向深入,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婚丧嫁娶观,倡导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聊城市深入实施“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行动,创新制定移风易俗“十个一”工作举措,创新“公交婚车”“新婚学院”等做法,打造“会聚良缘·爱在水城”“青春东昌湖·相约朱雀街”等青年联谊、集体婚礼活动品牌。
同时,深化展示点位的示范效能,整合主题公园、文化长廊、健康步道、休闲书吧等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展示区、展示带,丰富了“美德号公益列车”“美墙美绘”“美德健康艺起来”等形式;统筹美德和信用建设,广泛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星级户”评选,推广积分制、数字化等典型做法,促进好家风、好民风、好乡风落地生根。
律动和美乡村,舞出精彩生活。以东阿县为代表的聊城市深挖“两河”文化资源,丰富载体、夯实阵地、创新形式,突出农村主场、农业主线、农民主角,充分发挥“农民体育+”力量,繁荣乡村文化,汇聚乡村人气,激发乡村活力,构建起乡村文化振兴发展新格局,促进农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推动着乡村全面振兴“好戏”连台,让文化之花开遍乡村的角角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