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得上 靠得住 卖得出

——莘县三招扎牢“菜篮子”

■ 本报记者 苑莘

在金秋收获的时节,记者在莘县采访时,每时每刻都有一个念头:“莘县蔬菜”火了。

自莘县发布“莘县蔬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来,“莘县蔬菜 健康生态”的理念深植广大群众心中,品牌效应凸显,各大采购商慕名而来。聊城(莘县)瓜菜菌博览会、董杜庄西瓜节,燕店香瓜电商节、王奉镇山药电商节等活动,吸引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线下批发商和淘宝等线上电商平台网红考察洽谈。近年来,作为“中国蔬菜第一县”的莘县,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在确保稳产保供、强化质量监管、畅通销售渠道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稳定产储 确保蔬菜“供得上”

经过30余年的持续发展,莘县蔬菜已形成“露地—拱棚—大拱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互补”的栽培模式,全县瓜菜菌复种面积100余万亩,拥有日光温室30万座、大中拱棚20万亩,专业菇房1万座,年产量520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县域之首。目前,莘县瓜菜菌在田面积4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44.9万亩。为稳定产量,该县还组织了24个农业科技帮扶小组,为全县万千农户提供设施农业技术指导。

莘县结合全县瓜菜菌种植分布,合理布局建设冷藏恒温库,全面提升瓜菜菌储存能力,现有蔬菜恒温库120余座,总储量达到10万吨以上,确保库存动态充盈、随时调拨。借助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对全县27家500吨以上的冷藏恒温库安装信息采集系统,收集出入库的品种、价格、数量和交易单位等信息,在平台实时显示,保证库存随时调配。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该县4家企业圆满完成北京市朝阳区、石景山区、通州区应急蔬菜储备任务。

狠抓监管 确保质量“靠得住”

质量是“菜篮子”的根本。过去几年,莘县持续发力,实现了“三级监管”“三级检测”全覆盖。该县成立农安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农安管理办公室,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平台,全县940家农资经营门店全部纳入线上监管;设立农安监管办公室24处,每处配备3至5名专职监管员;每个行政村配备1至2名信息员,全县农产品质量监管队伍达到1300余人。设立农安检测中心1处,实行全县巡回检测、随机抽检;24个镇(街道)农安办全部建立检测站,开展镇村普遍检测;交易市场、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全部建立速测室,每一批次全面落实自行检测。今年以来,已开展县级监测1119样次,镇(街道)监测12156样次,合格率均为100%。

如今的莘县蔬菜,已经实现溯源管理。全县农产品区块链追溯平台建成投用,整合环境监测、标准化生产等农业数据,实施线上线下抽检、复检等全环节监督管理,建立起对认证生产基地的农产品主体有备案、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标识、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信息可共享的全程追溯体系。将追溯体系同农业农村部推行的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相结合,促进产管衔接,建设合格证服务站309处,今年以来已打印合格证68035张,带证上市农产品2.4万吨。

四化同抓 确保蔬菜“卖得出”

蔬菜销售渠道,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莘县建立供销一体化平台,设置平台指挥中心,下设信息资源组、产品购销组、质量监管组3个工作组。一方面对全县的瓜菜菌资源信息进行汇集,每日统计各镇(街道)的蔬菜品种、产地以及相关负责人信息,为销售供应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北京、上海等五大招商站的信息渠道,联系需求方。借助腾讯云(莘县)农业数字经济产业基地的庞大数据网,智能化获取和推送农产品需求或资源信息。通过农产品供销一体化平台,基地改变了原来等待客商上门采购的模式,提前了解到各地市场需求,及时准确地为采购商提供服务。

莘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销售网络化。该县以建设电子商务示范县为突破口,构建三级服务体系,已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个、镇级电商服务站24个、村级电商服务点856个,目前,全县拥有各类电商平台店铺2000余家,上半年农产品销售额15亿元以上。

2024-08-29 ——莘县三招扎牢“菜篮子”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6571.html 1 供得上 靠得住 卖得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