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形式主义

■ 朱海波

内容与形式是反映事物构成要素的内在本质及其联系、表现方式的哲学概念,一定的内容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形式是个中性词。可一旦越了界,从形式变为形式主义,那就令人讨厌了。

形式主义,其实就是过分追求外在形式而忽略了内在内容,要了不该要的,舍了不该舍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把真正想要的珠给退还了,留下了外表光鲜的盒子,这不是舍本逐末吗?

像这种舍本逐末的事还真不少。近日,山东宣传微信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动不动就拍视频”之风该刹了》,文章说,“有的地方拍摄视频以完成既定任务为导向,或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为了迎合汇报形式,或为了满足上级要求”“有的地方将视频作为凸显政绩的放大器,想要通过对视频的包装提升业绩”等,总之是把焦点放到视频上,而没有放到工作本身上。

其实,拍视频只是一个切口、一个侧面。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形式主义的文章,往往是调门高,但没内容,像极了“黔之驴”;做事情,往往是虚头巴脑不得要领;开会发言,则是空话多废话多,没新话没新意,转圈圈绕弯弯,不知所云;搞调研,则是隔着车窗看路线,实际上是自欺欺人。

为什么形式主义会大行其道?因为它是官僚主义的一种,它不用研究问题,也不用下大力解决问题,只是围着问题转圈,甚至只是转圈,连问题在哪儿也弄不清。它就像一台空转的机器,虽然也在轰轰作响,一副努力的样子,其实没什么效率,只是摆个样子。

形式主义无孔不入,渗透在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各行各业,而且像牛皮癣一样顽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就像一个黑洞,让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很多人对形式主义深恶痛绝,但在不自觉中又充当着推波助澜的角色。

基层是形式主义的重灾区,更需要下大气力整治。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从切实精简文件、严格精简会议、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规范借调干部、规范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规范明晰基层权责、规范创建示范和达标活动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实招硬招,这些规定在推动基层减负的同时,还赋予基层更多自主权,让基层摆脱形式主义的束缚,轻装上阵。

形式主义的形成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理起来也绝不会“毕其功于一役”,正如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一样,对付形式主义这个坏家伙也要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进行、一天一天地进行,只要大家都动起来,严格按照为基层减负的规定来做,形式主义就成了过街老鼠,不能堂而皇之地穿房入户了。

2024-09-10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7074.html 1 形式与形式主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