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从军志 悠悠家国情
■ 本报记者 赵艳君
“从军报国凌云志,不负青春好韶华。”9月18日,21岁的高唐新兵高越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从高校学子到军营战士的身份转变,让这个朝气蓬勃的小伙子更加热血沸腾。
当然,和高越一样激动和高兴的,还有家里的两个老兵——一个是他的爷爷高合祥,一个是他的父亲高金伟。这一家三代从军报国的故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1968年,20岁的高合祥参军入伍,去往青岛某部机械连服役。“那时候年轻,和战友们一起训练,驾驶大型机械开山碎石,并没有感觉多苦多累。”如今,已至古稀之年的老人,和家人在高唐县清平镇西小村安享晚年,谈起那段岁月,眼里依然有光。
他说,那个时候,进山执行任务是常有的事情,甚至会连续在山里待上七八个月,但能为国家、地方做点事情,他心里倍感骄傲和自豪。“在部队服役3年转业到地方后,一直在基层工作,也是努力给老百姓做些实事,虽然阵地不一样了,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变。”高合祥言语之间满是严肃和坚定。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从小到大,父亲给我的一直是这个印象,他的从军经历,也让我对军营生出无限向往。”高金伟说,1994年高中毕业后,他像父亲当年一样,穿上军装,奔赴军营,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3年的军旅生涯,让高金伟从一个青涩少年成长为一名铁骨铮铮的男子汉。“记忆中最深刻的事情,便是和战友一起去抗洪抢险。面对危险,大家丝毫没有退缩,那种争先恐后奋勇向前的爱国情怀,一直鼓舞着我、激励着我。”高金伟说,这也是他决心让儿子参军入伍的原因。
少年从军梦,今朝成现实。自小在长辈们的军旅故事和奉献精神中耳濡目染,大学毕业的高越,即将像爷爷和父亲当年一样,穿上军装,奔赴军营,保家卫国。
“从立志从军的那天起,我就不断地告诉自己,要好好学习,努力锻炼身体,将来有机会,一定要成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如今,这个梦想得以实现,我要传承好爷爷、父亲从军报国的接力棒,坚守军人本色。”高越说,自己会努力适应部队生活,在军营中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和培养优良品质作风,争当一名出色军人,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争取早日向家乡送上立功喜报。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三代从军、荣耀门庭。从爷爷到父亲到孙子,三个年代、三代军人、三套军装,背后凝结着的是一家三代军人的坚韧传承,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保家卫国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