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国之大者” 共绘富美新卷
——探寻聊城特色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 本报记者 林晨
75年前,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源远流长的中华农耕文明再度焕发出蓬勃生机。同时,在广袤的鲁西平原,聊城广大农人在实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使命追求中奋勇前行。
迈进新时代,勤劳、智慧、自信的聊城人民,更是心怀“国之大者”,积极围绕“两河明珠”城市品牌,在黄土地播种下了新的希望,持续打响“聊·胜一筹!”“聊城新三宝”“三黑两白一黄”特色农业品牌,产业化发展持续深化,品牌化打造再创佳绩。如今,在这里,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钱袋子愈来愈鼓,一条特色农业助力高质量发展的“聊城路径”呼之欲出。
立足资源禀赋
厚植产业基础
聊城,黄河与大运河在这里交汇,是一块区位优越、水土肥沃的宝地,有着亟待深度开发的丰富农业资源。75年来,聊城广大干部群众立足资源禀赋,坚守初心、不断创新,逐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品牌。
东阿是阿胶之乡,自古就有养驴的传统。东阿黑毛驴体型大,出肉率高,驴肉品质好、微量元素含量较高。水,是大自然馈赠给东阿的珍贵礼物,东阿地下水为天然弱碱性水,为优质饮用矿泉水。有好水、好驴,才有好胶,东阿阿胶才得以传承千年。
东阿阿胶的发展,与国家的成长同频共振。1952年,东阿阿胶厂成立,这是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它的成立,打破了东阿阿胶的古老手工生产作业方式,迈出了阿胶生产工厂化的第一步。经历了技术革新、企业改制、上市后,2005年,东阿阿胶正式隶属央企华润集团。2017年,东阿阿胶在保护性利用的前提下,将78号厂区改造为东阿阿胶文化主题酒店,留下了历史,也焕发了新机。近年来,东阿阿胶更是积极推进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体系建设,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中医药产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
历经70余年发展,东阿阿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历史记忆成为民族品牌,为聊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农文旅深度融合贡献了重要力量。
走好创新之路
打造现代农业
如今,聊城的农业产业发展之路,早已从传统粗放式升级为高效化、智慧化、绿色化。
走进茌平区耿店村,700多座现代化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棚内水肥一体机和智能温控设备等一应俱全,村内还建成了高标准育苗棚、蔬菜加工厂、冷库、蔬菜批发市场等产业设施。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村打响了“棚二代”“耿店”品牌。
耿店村的产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2008年,耿店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带领村民集资入股成立了绿冠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陆续建起育苗场、蔬菜批发市场、蔬菜精包装加工厂、种植基地等,带动周边发展起10多个“大棚村”,蔬菜销往全国各地。2018年,耿店村成立了绿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高新技术、先进的设施设备、完备的产业链供应服务体系,实现了蔬菜种植科学化、加工物流信息化、食品溯源安全化。2022年,该村又建了高标准蔬菜加工车间及冷链物流建设项目,年加工蔬菜3万吨。
“耿店村的快速发展,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实现的。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组织‘共建’、资源‘共联’、产业‘共富’的整体思路,充分发挥果蔬、粮田产业资源优势,加快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新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耿店模式’。”耿遵珠说。
在距耿店村不远的乐平铺镇小刘村,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个国内首个三产联动、双园共创,实现零碳目标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为现代农业发展打造出了标准化生产的样板。在这里,信发集团电厂运行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输送到大棚内,变废为宝,供草莓、樱桃进行光合作用。鲈鱼养殖区内,一条条鲈鱼畅快游弋。养鱼产生的废水和粪便、鱼鳞与樱桃、草莓废弃枝叶被统一收集制作有机肥,成为樱桃、草莓的新型基肥。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还显著降低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实现了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下转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