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专题
放大+  缩小-   默认o

在时代大潮里奋楫扬帆

庆祝聊城审计机关成立40周年留念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专项审计调查

二十世纪90年代企业审计现场

丰富多彩的审计文化

■ 文/图 朱海波 杨辉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历史总在不经意间标注发展的刻度。

改革开放的春风和经济建设的大潮催生了新中国的审计制度。1984年是聊城的“审计元年”,当年5月,聊城地区审计处成立,聊城审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发展之路,皆自此始。

现实总在接续奋斗中标注发展的高度。

聊城审计机关以服务聊城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全面承担起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公权力的审计监督职责。40年来,全市审计机关共审计项目18166个,在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将荣光镌刻在聊城发展的丰碑上

四十不惑。

聊城审计机关成立40年,这是重要的时间节点,更是重要的发展起点,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时刻,我们审视“来时路”,是为了“再出发”,此时的“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瞻”。

1986年4月,聊城地区审计处更名为聊城地区审计局,1998年3月,聊城撤地设市,聊城地区审计局更名为聊城市审计局;1991年9月,聊城地区审计局机关办公楼和宿舍楼竣工并投入使用(益民胡同9号),2011年10月,搬迁到东昌湖畔交运大厦,2020年7月,搬迁到现址(兴华东路58号)。一个个重要节点记录下聊城审计走过的路,一路走来,全市审计机关在时代大潮中找定位、在推动发展中显担当,为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了审计力量。

从建局初期企事业单位效益审计的探索,到企业效益、发展改革的定期审计,再到当前对国家政策落实情况的全面监督;从1989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到1995年开始开展财政“同级审”,再到2019年以来每年数据分析覆盖一二三级所有预算单位;从1988年开始实施基建审计,到1994年“兴聊十大工程”“十大技改项目”审减资金600万元,再到目前对亿元以上政府投资项目全面审计;从1998年启动党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离任审计,到党政同步审、任职审计、审计评价体系的尝试探索,再到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实现对全市领导干部常态化“经济体检”;从二十世纪80年代末支农资金专项审计,到2008汶川援建工程全程跟踪,再到目前民生审计覆盖农业、医疗、教育、社保、养老等各大领域……一部审计史,就是聊城发展史的一个缩影,透过审计这扇窗,我们清晰地看到聊城的发展足迹。

今天的聊城,正在逐步由封闭保守的内陆城市向开放融合的新兴枢纽城市转变,聊城审计始终是聊城发展的见证者、贡献者。

40年,在省审计厅的悉心指导下,在聊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聊城审计系统始终秉承“锐意创新、攻坚克难、争创一流”的工作理念,开拓创新,勇毅前行,探索出一条具有聊城审计特色的路子,成为推动聊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40年,是聊城审计机关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成果辉煌的奋斗历史,也是几代审计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廉洁奉献、执审为民,敢为人先、奋发有为的真实写照。

致敬,过去的山高水长!

以高质量审计推动聊城高质量发展

2018年5月,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2019年4月1日,中共聊城市委审计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6年来,市委审计委员会每年召开2次会议,研究重要审计事项,部署全市审计工作,围绕审计委工作运行、审计办职责履行、重要事项统筹谋划、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全覆盖立体监督体系构建等6个方面,完善的党管审计工作机制日趋成熟。

新时代新征程,聊城审计系统坚持“党的工作重点抓什么,审计就审什么”,聚焦重大战略和重大政策落地、重点改革任务落实、财政资金提质增效、保障和改善民生、权力规范运行等方面强化审计监督,始终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政策取向和重点谋划安排开展审计,审计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聚焦重大战略、重大政策落地强化审计监督。围绕黄河、大运河等国家战略实施,开展支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财政政策落实审计;围绕大气污染防治、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等重大政策推进,开展相关政策和资金审计;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开展城乡道路、重点水利工程、亿元以上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有力有效地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围绕高质量发展,先后实施营商环境、新旧动能转换、“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等63项政策跟踪审计,提交报告、要情446件,推动聊城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聚焦权力规范运行强化审计监督。2019年以来,对788名领导干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对158名领导干部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连续四年对市县一二三级预算单位进行全覆盖数据分析,对惠企利民、专项债券、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资金实施穿透式审查,历年预算执行审计报告均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认可。

——聚焦民生实事强化审计监督。利民之事,丝发必兴。2019年以来,实施社保、农保、养老、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民生审计30项,尤其2021年以来先后审计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发现教育行业存在的9个方面175项问题,并提出系统整改措施,做人民利益的忠诚守护者。

——围绕风险防范强化审计监督。认真落实统筹发展与安全要求,开展全市供销社和粮食系统专项审计,组织网络安全和信息化、耕地保护和土地利用、国企发展质量、国资国企改革、地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等审计调查,对市管国有企业开展了全面审计,查出问题191项,推进了国有企业的良性发展。

——聚焦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强化审计监督。始终把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作为审计的重中之重,盯紧看好宝贵的财政资源,密切关注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促进各部门进一步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切实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财政政策效能和资金使用效益。2019年以来,财政审计发现违规资金33.4亿元,为财政增收节支20.99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审计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同样重要,必须一体推进。聊城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持续做好“下半篇文章”。市委审计委出台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责任落实制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责任追究办法、审计整改约谈办法,建立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市政府连续5年召开全市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推进会,组织开展整改“回头看”,6年来推动完善体制机制177项,审计整改率保持90%以上。审计系统坚决守牢审计质量这条生命线,开展项目立项展讲、总结展讲,创新建立项目进度“红黄榜”机制,组建审计质量评审委员会,认真扎实开展审计项目“后评估”,构建了覆盖审计各环节的监督体系,2022、2023连续两年在全省优秀审计项目评选中位列前茅。

通过审计,我市严肃处置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典型问题线索,揭示了一些影响经济安全的重大风险隐患,铲除了一些严重阻碍改革发展的“毒瘤”,推动解决了一些长期未解决的“顽瘴”,惩治了一批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蝇贪”。施政问计于审、发展求策于审、民安有赖于审、民众信任于审,如今,审计监督已不可替代、深入人心。

致敬,现在的中流击水!

用好“关键一招”,聚力攻坚突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更加牢固地树立改革开放意识,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时代课题,也是发展命题。

从一把算盘、一支笔、一个笔记本到大数据审计全面融入,从建局初期18名同志到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铁军,审计方式的变化和审计队伍的壮大是“表”,而内在的“里”则是审计人一以贯之的改革创新。

为动员全体人员深度参与到改革创新中来,自2021年起,市审计局设立了改革创新“先锋榜”“英雄榜”,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干部职工给予表彰奖励。市审计局连续7年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连续3年被评为市直模范机关建设标兵单位,各县审计局连续10年实现全省文明单位全覆盖。2022年,聊城市县两级全部设立巡审服务中心,形成了覆盖巡审联动工作全过程的工作机制,这一创新举措全国推广。我市全力推进全省审计数字档案室试点,打造全生命周期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审计档案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利用智能化,为研究型审计、智慧审计强基赋能,开启了以档案现代化助力审计现代化的新局面。2022、2023两年度省审计厅组织的会议和培训班上,聊城都作了典型发言。

今年是市委确定的“聚力攻坚突破年”,聊城审计机关立足打造山东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西部“战略支点”、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两河明珠”城市,坚持和深化市委“6293”工作思路,围绕审计高质量发展谋划了构建常态化智慧审计体检模式、加快推进政府投资审计转型、构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技术协作和数据统筹机制、深化巡审联动探索实践、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提档升级、全方位提升干部专业能力、塑强“聊审先锋”品牌等“九大攻坚突破行动”,着力打造一批在全省走在前、在全国有亮点的创新工程,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

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聊城将持续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做到“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聊城审计机关将传承审计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牢记使命、不负重托,砥砺奋进、真抓实干,塑造职业精神,提高专业能力。聊城审计、纪检、巡察等具有监督权的部门将更好地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既大胆执法执纪,又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既促进相关单位完善制度机制,又保护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创造既生动活泼又规规矩矩的发展环境,为聊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致敬,未来的海阔天空!

四十载栉风沐雨,新征程踔厉奋发。

回首过去,审计机关已走过不平凡的40年,每一个足迹都令人骄傲。

展望未来,聊城审计机关将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为国而审,为民而计,以高质量审计推进现代化强市建设,为加快推进“六个新聊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10-10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8246.html 1 在时代大潮里奋楫扬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