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优化发展环境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井雯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紧紧围绕现代企业的职责定位、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等,建立健全不同治理主体之间边界清晰、协同共进、制衡有效的治理机制,推动企业决策、治理、管理与市场经济要求更加契合。建立边界清晰的多元产权制度,以产权为纽带构建利益共同体,也为引入外部投资者、鼓励技术入股、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创造条件。规范经营管理制度,从公司章程入手,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机制。合理设置财务管理、人力资源、信用建设、市场运营等制度,优化业务流程,完善风险管理。

要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建立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科研投入和创新研发,确保各部门、各组织的各项科研工作落地生根。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对有研发活动的民营企业进行财政补贴或者税收优惠,也可以将质量较好的创新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增加对创新产品的需求。支持和鼓励一些龙头企业主动积极参与到重点科研平台的建设中来。同时,积极帮扶中小企业寻找技术合作方,并为中小企业利用已有研发平台提供便利,打破中小企业难以融入大企业科创圈的困境。完善民营企业科创人员激励机制,适当放宽科研准入条件,激发科创人员创新的主动性。此外,引导各高校参与到符合民营企业需要的科技创新中,促进民营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产学研协同发展。

要不断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灵活的融资方式,如应收账款质押、股权质押等,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积极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成分的地方性、行业性和混合性的中小金融机构,降低企业的信息获取成本和资金使用成本,提高信贷资金质量。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在发展商业性担保公司的同时,可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信用担保体系,实行市场化公开运作,不以盈利为目的。此外,可建立互助性担保机构,由中小企业自愿组成,联合出资,发挥联保互保作用,不以盈利为目的。

要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环境,持续精简市场准入相关行政审批事项,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防止以各种方式对民营企业设置市场准入资质条件。持续维护好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地方政府直接参与市场配置的领域和做法进行梳理研究,确需政府配置的,应严格规则、公平透明,杜绝任何排斥或歧视民营企业的做法;推动各地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地,杜绝出现国有企业优先的政策文件,在源头上制止新的准入不平等出现。不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各级政府执法部门必须坚持依法行政,用法治手段化解民营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切实提升执法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作者单位:中共聊城市委党校,本文系2024年聊城市社科联“聚力攻坚突破研究”年度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NDKT2024036)

2024-10-11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8319.html 1 优化发展环境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