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岐黄 集漫芝香
——聊城市秋季“黄河大集”暨灵芝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活动侧记
■ 本报记者 夏旭光
灵芝盆景、灵芝孢子粉、灵芝酒……10月11日上午,2024年聊城市秋季“黄河大集”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灵芝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主题活动现场会在冠县店子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启动,众多市民在这秋意深深、大地流金的丰收季节,逛“黄河大集”,品灵芝文化,赏丰收胜景。
“黄河大集”是省委、省政府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高度,创新推出的一张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名片”。聊城市深入开展“黄河大集”系列活动,持续打响了“两河之约共赴黄河大集”品牌,开展了一批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而又饱含烟火气息的消费促进和文化活动,实施了一系列惠民利民项目,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振消费、惠民增收。
在“两河文化”的涵养下,聊城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出产了阿胶、灵芝、桑黄等道地药材,李修、成无己、李东垣、李万春等聊城籍或曾在聊城行医的名医名家辈出。近年来,我市以聊城“新三宝”(阿胶、灵芝、桑黄)医药文化为核心,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医药文化守正创新、“中医药+多业态”融合发展等方面创新机制、探索路径,打造了聊城市中医药文化的多元景象,让中医药文化进一步走进了聊城群众生活。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让传统的中医生活化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之道。黄河大集活动现场,设置了灵芝中医药文化传承主题展区、非遗文化与手造产品展示区、“冠县好礼”特色农副产品展销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区等,各灵芝企业纷纷对特色灵芝系列产品及中医药文化进行展示,吸引了众多市民上前了解和选购;柳林花鼓、郎庄面塑、查拳、花船等非遗民俗项目,王氏木枕、工艺葫芦、剪纸等手造产品以及各镇街的优势特色农副产品在此进行了集中展示展销;冠县的各位中医专家也大显身手,把脉义诊,诊台前排满了群众。
去年以来,冠县通过“线下大集+线上带货+宣传推介”的方式,充分发挥“集市搭台、文旅融合、经济唱戏”的积极作用,成立“曲艺送欢笑”“翰墨洒温情”“弦声传幸福”等10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在18个镇街“黄河大集”集市开展戏曲、书画、音乐等文艺展演活动220余场,惠及群众12.5万人,多角度展示了冠县的特色文化资源,全方位激发了文旅市场的新活力,为推动乡村振兴、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突出作用。
冠县是全国最大的灵芝种植和贸易基地,有近40年的种植历史,年产子实体和孢子粉1.3万吨,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近年来,冠县大力实施灵芝产业发展“13331”工程,持续推进灵芝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动灵芝入选国家“药食同源”物质目录,培育灵芝食品、药品和保健品生产企业7家,生产八大类38个产品。深化与国药、广药等知名药企合作,建设灵芝科技示范园、华冠灵芝大健康产业集群项目,不断延伸灵芝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2023年,冠县灵芝产值达30.5亿元,区域品牌价值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前三。
“此次秋季黄河大集,不仅是‘丰收大集’‘好品大集’,更是一场‘灵芝’与文化融合的大集,不仅是对农民辛勤耕耘的致敬和礼赞,也是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活、促进文化繁荣的重要举措,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充满烟火气的集市中,得集市之利,看文化之兴,享发展之果,带动更多群众共同致富。”冠县县委书记张学宏说,冠县将把灵芝中医药文化更好地融入文化“两创”之中,传播好灵芝中医药文化,保护好人民生命健康,推动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助推聊城文旅强市建设,打造县域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高地贡献冠县力量。
让传统的灵芝中医药文化洋溢着新时代的潮流与时尚,这是聊城将中医药文化与养生养老、文化旅游、便利民生跨界融合的创新尝试,更是中医药文化便民化的新突破。
一朵灵芝、一把草药、一根银针……岐黄薪火赓续数千年,灵芝香气漫集市,聊城中医药文化正展现出生活化、大众化、便民化的亮丽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