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绘就“诗与远方”水城新画卷

——聊城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中国首批旅游管理学博士、浙江工业大学之江旅游学院院长、浙江省旅游集团外部董事,浙江文旅厅特聘专家梁雪松发表演讲。■ 田柏林

■ 本报记者 林金彦

秋到水城,美景如画。

10月15日,聊城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市会议接待中心举行,与会嘉宾围绕“文旅品牌塑强”,同话文旅发展,共谋美好未来。大会彰显了聊城聚力推进“文旅兴市”的信心决心,展示了聊城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也吹响了聊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嘹亮号角。

文旅产业是绿色产业、低碳产业、朝阳产业,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推进产业转型、城市发展的有力支撑。近年来,聊城积极探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化文旅融合的聊城实践,以文旅融合培育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持续做热市场、做活业态、做强链条,“文旅兴市”迈出坚实步伐。

向内培优提质

文旅产业活力迸发

潮狮迎宾民俗展演、临清驾鼓非遗展演、DJ狂欢……今年国庆假期,临清东宛园景区活动精彩纷呈,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打卡旅游,现场热闹非凡、人潮如织。沉浸式互动演艺《运河喜事》等让游客感受千年穿越之旅,精彩绝伦的烟花秀不仅带来惊艳的视觉享受,也烘托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培育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聊城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大力实施“文旅提质赋能计划”,文旅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文旅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文旅消费市场持续繁荣,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项目是文旅产业发展的载体。近年来,聊城不断强化文旅项目支撑,加强全面统筹协调,有序推进54个实施类重点项目建设。高唐国际营地、中华葫芦文化园、临清“国棉1960”创意产业园等17个项目投入运营,建成高品质露营地17处、研学基地88处,同时抓好景区提升工作,上半年全市新增AAA级景区10家,启动阿胶世界AAAAA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聊城还积极打造消费街区,充分发挥休闲街区、集聚区的引领作用,创建水上古城、东阿阿胶城等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4个,打造米市街、月季里、当街等特色休闲街区,培育铁塔商圈、财信广场等文旅商综合体,形成一批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业态集聚区,营造浓浓“烟火气”。在14日举行的2024“知名文旅企业家山东行·聊城站”活动中,与会嘉宾进行了深入沟通和项目洽谈。本次大会上,举行了重点文旅项目签约仪式,24个重点文旅项目、6个金融机构支持文旅项目和8个文旅产业发展战略成功签约,为聊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产品是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聊城适应游客“品质”“体验”“多元”文旅需求,从供给侧发力,以新场景提振消费体验,以新业态激发消费潜力。加快产业融合,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在做好“旅游+”工业、研学、美食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深化商文旅、农文旅、体文旅等发展,结合大学生龙舟赛、环湖马拉松赛等重大赛事,设计特色旅游线路,组织开展文化展演、促消费活动,进一步培育聊城体育旅游品牌,让“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时尚。着力推动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打造东阿“沿黄九品 品品连乡”、冠县七彩农场等多个乡村旅游片区,成为广大市民游客休闲好去处。

向新业态、新技术等要动能,聊城文旅持续推动文旅业态提升,持续提高文化旅游产品品质及核心竞争力,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的新途径、新模式。围绕水上古城、东阿阿胶城、阳谷紫石街等核心资源,通过举办活动、丰富业态、增加互动,激发文旅消费新体验。水上古城增加全民K歌、汉服巡游等夜间活动,吸引众多网红达人进驻直播,景区人气持续升温;临清国棉厂融合文化IP、潮流艺术、风物市集等业态,打造“国棉1960”创意产业园,实现遗产价值“再生”;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临清东宛园、东阿阿胶引入多媒体互动体验项目,吸引年轻人广泛参与。此外,不断打造特色文旅线路,细分旅游客群,定位周末、节日、假期、研学、银发五大市场,开发非遗美食、葫芦文化、书画艺术、戏曲体验、阿胶养生五大体验产品,推出8条“两河之约”精品线路、20条乡村旅游线路、4条赏花乐宿线路。临清“春运来临 千年运河文化之旅”、东阿“赏国色天香 享最美春光”黄河踏青之旅被纳入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春花经济”绽放新的光彩。

擦亮城市文旅品牌

构建文旅发展新格局

聊城处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动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原城市群、省会经济圈一体化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省战略的叠加区,文旅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聊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工作,“文旅兴市”纳入市委“6293”工作思路,“文旅品牌塑强”被列入十二项攻坚行动,连续多年被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当前,聊城正全力构建“全域打造、全业融合、全景建设、全民参与、全要素提升”的发展格局,努力打造以文化体验为核心的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

立足黄河、大运河交汇的独特优势,聊城全力打造“两河之约”文旅品牌、“我家门前有条河”推广品牌、“山东手造·聊城有礼”特色商品品牌体系,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依托丰富的地域文化旅游资源,聊城形成了“猫在临清 运味十足”“水浒故里 英雄阳谷”“阿胶名城 康养东阿”“苦禅故里 诗画高唐”“红色冠县 灵芝梨乡”等县域品牌体系,构建了“一县一品牌”文旅格局。此外,聊城还积极培育节庆活动品牌,突出文化特色,“大运河戏剧美食文化季”“中华葫芦文化艺术节”“海峡两岸书画文化艺术节”“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阿胶文化节”“梨园文化观光周”等重大文旅节庆品牌引流作用明显,呈现蓬勃发展活力。

文旅要“出圈”,离不开流量加持。聊城聚焦品牌体系打造,全方位、多主体、多角度讲好聊城IP故事,持续制造文旅消费新热点。联合新媒体头部平台,实施“两河之约‘新’动聊城”新媒体推广“九大行动”,设置“不如在聊城见一面”等网络话题,组织“达人集结号”行动,邀请国内知名网红大V来聊打卡,用年轻态、创新型视角宣传聊城。同时,突出活动引领,跟进文旅市场需求热点,在春节、五一、十一等重要节点,策划举办民俗文化旅游节、乡村文化旅游节、音乐美食文化节等促消费活动1200余场。借助高铁开通机遇,冠名城市旅游专列,牵头成立高铁城市文旅联盟,出台《聊城市旅游团队奖励办法》。加强与济南都市圈、晋冀鲁豫四省八市、黄河流域九省九市、沿运河八省五市文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

推动服务提档升级

营造健康有序文旅环境

服务质量是文旅产业发展的“生命线”。聊城积极实施文旅服务跃升行动,充分激发文旅消费需求,不断优化消费环境,持续增强消费者获得感和满意度。

聊城积极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住宿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培育一批星级酒店、精品民宿。11个签约酒店项目顺利推进,度假区花园希尔顿、开发区智选假日等品牌酒店相继运营,阿胶78号养生酒店、冠县东盛丽州酒店顺利通过四星级酒店质量评审。完善旅游风景道、游客服务中心、标识标牌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旅游厕所规范化管理,打造高质量旅游体验。度假区望岳湖风景道、东阿县“百里画卷”旅游风景道被评为省级旅游风景道。

同时,聊城还积极塑造良好城市形象,坚持好产品、好市民一道“出圈”,常态化举办导游大赛、服务技能大赛,不断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举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调动和激发各行各业参与宣传聊城的热情。实施全民宣推行动,邀请聊城籍名人、明星和网络大V,为聊城发声、为家乡代言,增进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构建有温度、有深度、有亮度的舆论氛围。

此外,聊城统筹消费促进和文明建设,与公安、交通、市场等部门联动协同,扎实开展旅行社行业、文娱领域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强制消费、欺客宰客现象,“精心护航”文旅市场。加强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新业态监管,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分级管理、动态升降”新机制,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新征程孕育新希望,新起点承载新梦想。借着聊城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东风,聊城文旅产业发展必将按下融合“快进键”,驶入发展“快车道”,为建设“六个新聊城”贡献更大力量!

2024-10-16 ——聊城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8507.html 1 绘就“诗与远方”水城新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