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戏连台的背后

■ 赵宗锋

金秋叠翠流金,聊城好戏连台。

10月11日,在冠县店子镇,以“逛黄河大集 品灵芝文化 赏丰收金秋”为主题的聊城市秋季“黄河大集”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灵芝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主题活动拉开序幕,株株仙草滋养文化自信,也撑起一片致富新天地。

10月12日至15日,在聊城水上古城,以“告诉你一个不同凡响的葫芦”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江北水城·两河明珠(聊城)葫芦文化艺术节盛大举行,一缕“仙藤”不同凡响,一个产业蒸蒸日上。

同样是10月12日,在位于高唐三十里铺的锦鲤小镇,锦鲤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2024年山东(高唐)第六届锦鲤大赛开幕,小小鱼儿正游出大产业,掀起新浪潮。

在这些活动中,有展销展演,那是百花齐放的美丽呈现;有工艺比拼,那是创新设计的你追我赶;有业界研讨,那是思想解放的智慧碰撞;有产业对接,那是强强联手的开路架桥……非遗展览、文化演出等,更是争奇斗艳、琳琅满目,可游、可赏、可品、可尝的连台好戏,真可谓妙趣横生、美不胜收。

好戏连台的背后,是乡村振兴优势特色产业的“多点开花”,是三产融合发展的集中展示。近年来,聊城更加注重用工业化思维做强农业,精心打造东昌葫芦、临清桑黄、冠县灵芝、高唐锦鲤等优势特色全产业链条,加快了农业“接二连三”的步伐,规模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体验农业风生水起,乡村全面振兴的参与者们,眼界更开阔,思想更解放。产业开放合作水平更高,品牌影响力也更强。

引人注目的是,聊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正越来越多地以乡土文化为纽带和桥梁,以文兴业、以文聚力,推动着文旅深度融合的进程,拓宽了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路径,进而培育发展了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非遗美食之旅、中医康养之旅等美好线路越来越多,有着浓郁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越来越丰富,新业态层出不穷,文化产业链条也就越来越长。

不能否认,距离更先进的地区,我们在思想认识、业态创新、三产融合等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持续丰富业态、培植优势,更加精准高效地摸清、挖掘、活化乡村文化资源,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就一定会有更多的好戏连台。平原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也一定繁花似锦,越走越宽阔。

2024-10-17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8572.html 1 好戏连台的背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