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食堂”飘出暖心味道
■ 本报记者 王军豪 本报通讯员 刘明明
“今天‘幸福食堂’幸福升级!”10月10日,来参加“爱在重阳”活动的茌平区贾寨镇堤头袁村78岁村民袁广富吃着水饺,笑得合不拢嘴。
当天,堤头袁村的“幸福食堂”格外热闹,20多位青年志愿者为村里的老人带来了理发、推拿等服务,组织老人做游戏,一起包饺子,把老人们逗得喜笑颜开。
堤头袁村是一个2000人的大村,常年留守在家的70岁以上的老人有百余人,每天吃上一顿热饭成了很多老人解决不了的难题。
今年上半年,经过村民大会表决通过,村里拿出30万元村集体收入建“幸福食堂”。村里改造了村委会大院内一间闲置房子,购买了桌椅、空调、音响以及全套厨房用具,可同时容纳120人就餐。
“我们每餐荤素搭配,两菜一汤,一周包一次包子,蒸一次米饭,其余五天是馒头。”村党支部书记袁立广介绍,幸福食堂的服务对象是70岁以上的老人,80岁以上的老年人享受免费就餐待遇;70岁至79岁的老年人,每人每餐仅缴纳2元餐费。
袁立广说:“我们这个食堂除了集体出资,还有能人捐助、村民奉献,三方出力兴办。如今,小食堂成了村里爱老敬老的汇集地。”
堤头袁村“幸福食堂”在管理上用好公益岗政策,成立了18人的“幸福食堂”志愿服务队,由爱心村民、公益岗人员、村干部组成,负责平时的肉菜采购、打扫卫生、刷洗碗盘等工作。
村里将食堂运营与“志愿+信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模式结合起来,对参与食堂服务的志愿者给予信用积分,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幸福食堂”节约近10万元人工投入。
同时,村集体向村内能人发出爱心捐赠倡议书,食堂不时会收到捐赠的时令蔬菜、猪肉蛋禽等物资。
“幸福食堂”运营以来,每天都有超过100人前来就餐,解决了“一餐热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