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润心田
——侨润街道深化移风易俗走笔
■ 本报记者 马永伟
本报通讯员 汤雁南 杨长武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村民看到咱干部以心交心、以情换情,便会被触动,自觉参与到移风易俗工作中来。”近日,阳谷县侨润街道党工委书记闫瑞鹏在街道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上,要求各村居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作用,推进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引导群众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素质。
这是侨润街道深化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侨润街道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平台,坚持把开展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统筹部署、有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工作开展,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闫瑞鹏告诉记者,该街道通过“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矩束人”,切实推动移风易俗文明新风的创建。
什么是“以情感人”?闫瑞鹏介绍,侨润街道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打出“感情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教育动员亲朋好友反对陋习、厉行节约、抵制浪费,做移风易俗的先行者。
“以理服人”,就是要拉好移风易俗“群众呱”。婚丧嫁娶、节庆祭祀,这些人情礼俗传承千年,根深蒂固不易变革。侨润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吸纳社会资源充实到乡村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针对婚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现象,和村民摆事实、讲道理、说法律,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近年来农村存在的不良风气娓娓道来,以拉家常的形式向村民说明倡导文明新风的现实意义,给人情往来“减负”,为乡风文明“加分”。
“以文化人”,即演绎移风易俗“心头好”。侨润街道将文艺演出作为落实移风易俗工作的“催化剂”和“助推器”,采取“线上传播”和“送戏上门”相结合的方式,录制移风易俗快板书,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开展广泛宣传,策划移风易俗三句半、快板歌、小品等节目,结合送戏下乡活动到各村展演,精彩纷呈的节目让群众耳目一新,移风易俗知识在欢笑中浸润人心,成为辖区群众的“心头好”。
“以矩束人”,夯实移风易俗“定盘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法规是大规矩,具体到村内繁杂的事务中,如谁家往大街上乱泼污水、谁家乱堆乱倒垃圾等,这些无视规矩意识的行为和法律管不到的小事,却是影响群众生活的大事,而这一空白区域就要靠村规民约来填充。为此,侨润街道领导干部主动担当,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找准着力点,动员各村居、小区组织老党员和村民代表大力挖掘优良家风、家规、家训,将崇德向善、勤俭持家、清白做人的优良传统文化融入村规民约,让公序良俗在农村落地生根。
侨润街道西八里营村党员王玉平说:“通过开展移风易俗、文明文化活动,我感觉变化最大的是村风民风好了,我们村由原来的落后村变成了拾金不昧、文明向上的好人村,也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移风易俗,任重道远。“在文明乡村建设中,侨润街道将继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引导群众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为建设和谐美丽家园贡献更多力量。”闫瑞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