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局创新链 重塑价值链
聊城构建产业集群发展新优势
本报讯 (记者 王培源) 2月19日,在冠星集团冠坤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气流纺车间内,一排排纺纱机正满负荷运转。
“项目自2021年5月开工建设,总投资2亿元,建设面积3万平方米,新上国际一流的气流纺生产设备10万台,其核心部件从德国、日本、瑞士进口,主要生产高端针织用纱。”冠星集团冠坤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气流纺车间主任姚理东告诉记者,目前,项目一期已顺利投产达效,全部建成后,将实现年产气流纺棉纱2万吨,年产值5亿元,年可纳税2000万元。
“规划建设产值百亿元的全产业链纺织产业园,新建3.2万吨无纺布项目,不仅使我县纺织产业链更加完备,而且填补了聊城在该领域的空白。目前,冠县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已形成了集纺纱、倍捻、织布、印染、家纺、服装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冠星集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郭安波说。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如散落的珍珠,唯有串珠成链,才能形成集群发展之势。冠县以“链长制”工作机制为抓手,全面做好“建链、固链、强链、延链”文章,前后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如今,冠县的精品钢板深加工、纺织服装、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文化旅游、现代高效农业、医养、物流等一个个补链强链项目落地开花,一条条产业链加速延伸完善。
铝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产业。在这个领域,聊城拥有“话语权”,信发集团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而最近,信发集团竞逐碳资产管理新蓝海,进一步完善了循环经济产业链。
“2021年12月7日,集团率先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信发集团副总经理张怀涛介绍。据生态环境部公开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信息,截至1月7日,信发集团交易量达1140万吨,占全国总交易量6.4%;总交易金额5.89亿元,占全国总交易额的7.67%。
近年来,信发集团坚持走低碳、绿色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逐渐形成了“能源、有色、化工、环保”四大产业链条。上下产业衔接,左右工序相连,上一家企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及能量,变为下一家企业所需的能源、原料,实现了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的最大化。年可减少固废存量800万吨,创造经济效益100多亿元。
今年,信发集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双碳”战略为目标,重点实施高效燃气轮机发电、光伏新能源、“碳捕集”农业生态产业示范园等项目,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完善循环经济,实现环境高水平保护、绿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