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时尚宜居美丽新聊城
——“七十五载风华盛 繁森家乡看发展”全国摄影展采风活动掠影(八)
■ 本报记者 朱玉东
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聊城东北部,1995年启动建设,2013年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辖3个街道,实际管辖面积126.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30万,城镇化率90%。经过30年发展,开发区已聚集形成金属精深加工、生物食品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是全国优质钢管产销基地、国家级出口宠物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园区、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区域。
开发区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推进高品质城市建设,建设时尚宜居的美丽新聊城。累计改造城市道路95公里,中华路北延全线贯通,群众出行更便利。建设“口袋公园”7处,建成区公共绿化面积达362.26万平方米。清澈的小湄河、崭新的健身器材、精致的“口袋公园”,全市首个24小时不打烊的城市书房,开发区居民在家门口享受着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
风景秀丽的徒骇河风景区,新建的中华路跨河大桥,宽阔平直的道路,层次分明的绿化景观,让参加全国摄影展采风活动的摄影师们沉醉其中,啧啧称赞。大家穿行在中通客车和凝善堂大健康产业基地的生产车间,不停地举起相机,捕捉工人们紧张忙碌的身影,定格生产线上一个个专注的眼神。一幅幅动人的场景,连缀成开发区生机盎然、波澜壮阔的高质量发展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