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饱含人生况味的幽默文字

——读《老舍散文精选集》

■ 彭忠富

生活中的老舍完全是矛盾的。他一天到晚大部分时间不说话,闷着头构思写作,很严肃、很封闭。但是一听见朋友的声音,他马上就变得活跃了,平易近人,热情周到。究其原因,其子舒乙认为,“一方面,父亲对生活、对写作极认真勤奋;另一方面,他又特别有情趣,爱生活。”这是舒乙眼中的老舍形象。

然而,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在老舍身上出现了。凡是用心读过老舍作品的人,都会得出一个结论:幽默风趣是老舍作品语言的总体风格特色。譬如他在《又是一年春草绿》中谈到:“稿子寄出去,有时候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连个回信也没有……稿子登出去,酬金就睡着了,睡得还是挺香甜。直到我也睡着了,它忽然来了,仿佛故意吓人玩。”寥寥数语,近似自嘲,但却深刻地揭示出作家的不容易。

没有人能拥有完全顺遂的一生,我们缺少的是坦然接纳这万般滋味的强大内心。在老舍的数百万字作品中,我们既能找到诗和远方,也可发现日暮人间暖、炊烟袅袅升的人间烟火。在当下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想让自己把日子活出烟火气来,懂得从平淡生活中,细碎小事里发现趣味,我们就得向老舍学习,因为幽默风趣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高级的能力。

在老舍先生的笔下,花花草草,小猫小狗,细碎日常,四时风物,风土人情,都有了鲜活的面目和舒服的姿态。以老舍的《文艺与木匠》为例,作者指出“一个写家既不能兼作木匠、瓦匠,他便该承认五行八作的地位与价值,不该把自己视为至高无上,而把别人踩在脚底下。”在老舍看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彼此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罢了。

评论家樊骏曾言:“在某种意义上,失去了幽默,就没有了老舍,更谈不上他在文学史上取得那样的成就与地位。”老舍的作品追求幽默,一方面来自狄更斯等英国文学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深深地打上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更内蕴的“京味”。人们都说老舍先生幽默,可他说自己“不懂什么是幽默”,还说写文章只是“博大家笑一笑”,可是,当我们把那些文字一读再读,笑着笑着就哭了,因为那里藏着平凡也深刻的人生。

本栏目投稿邮箱:lcrbfukan@163.com

2022-03-08 ——读《老舍散文精选集》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117.html 1 饱含人生况味的幽默文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