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播撒“金”种子,成就“她”梦想
——全市银行保险业倾力支持妇女创业就业纪实
■ 文/图 尹腾淑
从两个简易棚到22个高标准大棚,崔西燕开心地一遍遍数着自家的大棚;
从五六名工人到20余名工人,于得环的服装加工生意越来越红火……
春风和煦、万象更新之时,在一笔笔“贵如油”的信贷资金支持下,越来越多女性创业者正在收获着丰硕成果。
妇女是创业就业的重要队伍、重要力量,也是普惠金融需要重点支持的重要群体。近年来,为带动妇女创业就业,在聊城银保监分局的引导下,全市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响应聊城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监管部门关于支持妇女创新创业的工作部署,提升站位、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勇于担当,为妇女创业就业注入了强劲的金融动力。
加大支持力度
为妇女创业注入“强心剂”
“都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不经历创业或许感受不到这种体会。”2月28日,回忆起自己的创业路,聊城金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崔西燕女士无比感慨地说,“我的创业路上有茌平农商银行这个坚强的金融后盾,当我遇到资金难题时,他们总能及时伸出援手,帮我渡过难关。”
身为高级园艺师的崔西燕,于2007年开始创业,2016年创建聊城金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规模也从最开始的两座简易棚,发展到目前22座高标准大棚。“扩大规模,最需要的就是资金。你看,我建设一座高标准大棚就需要资金近20万元,再加上大棚内外还要铺设天然气管道等,总投资将近1000万元!”崔西燕回忆道,“咱们都是自主创业,资金实力都很有限,这笔投入就像一块大石头压在我的心头。”
了解到聊城金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前景和资金需求后,茌平农商银行很快就为该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为其提供了贴息贷款额度300万元,解决了崔西燕的“心头事”。有了充裕的资金支持,崔西燕顺利将规模扩大,如今,聊城金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育各类果蔬小苗的规模已经突破2000万株,年产值超1000万元。
支持创业就业,金融要先行。近年来,在聊城银保监分局的引导下,全市银行机构通过加大金融产品创新、优化信贷服务流程等,不断满足妇女群体创业者个性化需求,积极发挥金融对妇女创业就业的带动作用。目前,全市银行机构已发放妇女创业就业贷款余额32.46亿元、11826户,其中带动就业18812人,带动增收9.34亿元。同时,全市银行机构通过制定支持妇女创业就业的制度、专项信贷计划等,为辖区妇女创业就业提供专属金融服务。目前,我市有10家银行机构出台支持妇女创业就业的制度,6家银行机构制订了专项信贷计划。
优化服务方式
激活创业路上“动力源”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3月2日,在位于高唐县清平镇张庄村的事竟成服装加工厂里,二十余名妇女手脚并用,好不忙活。负责人于得环来回穿梭在车间内,或指导工人,或帮忙搬运货物。
于得环开办服装厂已有五六年时间,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诚信经营,生意越做越好,订单接得也越来越多。今年年初,于得环有了扩大规模的意愿,但是人工费用和运输成本的上涨,给她带来了新难题,资金出现了十几万元的缺口。这可急坏了她,于得环说:“场地我都谈好了,人也雇了,就差钱了。”
正在此时,高唐农商银行金融服务队来到村里开展驻村服务,在入户走访时,得知于得环的难处,随即展开深入调查。结合她的需求特点,该行为其推荐了“创业担保贷”,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将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发放到了于得环的手中,解了她的燃眉之急。“这个贷款真不错,不仅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还能享受政府贴息政策,减轻了不少压力。从过了年我就一直在忙,这个月订单都排满了,我们得加紧生产,赶在月底前把货发出去。”于得环开心地说。
为了让妇女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近年来,聊城银保监分局鼓励辖区银行机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采取利率优惠、财政全额贴息及小额信用贷款模式,为支持妇女创业就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同时,聊城银保监分局鼓励银行机构在妇联组织的各类各级示范基地、妇女创业示范园区设立符合金融需求特点的专营机构、特色支行,在授信审批、人力资源、财务费用、绩效考评等方面给予倾斜,不断提升妇女的金融服务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