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陈集镇以党建引领走好强村富民路

■ 本报记者 赵艳君

本报通讯员 李爱明 张凯

12月8日,东阿县陈集镇胡楼村众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内,一头头膘肥体壮的毛驴正在悠闲地散步。趁着这个时间,饲养员赵诗强动作利索地清扫着驴舍,并为毛驴准备“加餐”。

“我们的饲料以玉米、豆粕、麸皮为主,这样喂出来的毛驴,品质优、肉质好。我在这里工作,每个月有4000元左右收入,不用出远门打工,家里有事也能照顾,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赵诗强一边手脚不停地忙着,一边说。这得益于胡楼村探索实施的“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即统一流转土地30余亩,成立专业合作社,从事毛驴养殖、加工、餐饮等全产业链条生产。

“黑毛驴适应性强,皮、肉、奶等营养价值高,市场发展空间大。当时发展这个产业,群众也有顾虑。后来村‘两委’成员带领群众外出参观学习,进行实地考察,大家才真正看到了发展驴产业的好处。”胡楼网格党支部书记于纯生高兴地说,现在驴产业市场需求旺盛,经济效益好,大家都尝到了养殖的甜头。

有数据为证。2023年,众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营业收入近2000万元。目前,合作社毛驴存栏量300余头,吸纳了本村20余名村民务工,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实现了群众和村集体收入“双赢”。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驴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胡楼村积极鼓励党员带头发展葡萄种植,打响“胡楼葡萄”品牌。12月5日,胡楼村“党员示范棚”内,农技人员正忙着为冬暖式大棚葡萄越冬管护工作“把脉开方”。“以前种葡萄,全凭自己摸索。现在村‘两委’定期组织专家对我们进行技术培训,手把手地教我们,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也有了很大提高。”胡楼村葡萄种植户于纯才介绍说,目前,胡楼村建有葡萄大棚20余座,在藤稔系列鲜食葡萄的基础上,又引进蜜光、玫瑰香、冰美人等多个优质品种,大棚亩均收入可达2万元。

产业兴旺村民富,生态宜居环境美。近年来,胡楼村投资400余万元开展省级“和美乡村”项目建设,对村北30余亩荒地进行整治并建了小菜园,积极实施村庄绿化、硬化、美化和亮化工程,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为有颜值、有底蕴的美丽乡村。

“我们充分发挥党支部组织引领作用,坚定不移走‘党建带村、产业兴村、生态美村’发展之路,在兴村强社、群众收益、集体增收上做文章,实现强村富民,让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于纯生表示。

近年来,陈集镇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聚焦“产业兴、环境美、群众乐”发展定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激活“一池春水”,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

“陈集镇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建+组织,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党建+产业,强化乡村振兴硬支撑;党建+治理,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兴业富农优势,不断筑牢乡村振兴基石,增进民生福祉,奋力谱写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陈集镇党委委员牛伟说。

2024-12-11 ——陈集镇以党建引领走好强村富民路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1433.html 1 “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