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人才沃土

——聊城市总工会五年工作综述之二

■ 本报记者 岳殿举

本报通讯员 储鹏

身着工装的参赛选手将轴承产品放在专业设备上,熟练地操作着设备测量相关数据,并及时做好记录,行云流水般的操作赢得全场观众的啧啧称赞,这是在临清市举行的山东省城市主导产业职业技能大赛2024全国轴承业职业技能竞赛上的一幕。

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技能人才,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聊城市总工会牵头成立市劳动竞赛委员会,五年来,征集并公布市级竞赛项目500余项,举办轴承、电线电缆制造工、光伏运维、互联网营销师等多项省级以上竞赛,辐射带动开展县级以上劳动技能竞赛2000余项,参赛职工10万余人次,打响劳动竞赛工作品牌。

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中,聊城市总工会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着力促进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五大任务落实落地,持续在产业工人教育、培训、使用、评价等领域下功夫,扎实推动高素质劳动者大军建设,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在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的实践洪流中打先锋、担重任、作贡献。

健全完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牵头、各方协同”工作格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纳入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议事内容,选取市、县试点300余个进行探索。2024年,又选取30个示范试点企业,分类指导,根据企业特点制定改革方案,推动“试点”变成“示范”,“先行”走向“先成”。围绕“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五大目标任务,有序推进《聊城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十四五”实施方案》120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先进典型经验获省级推广29次。

创新建立以“成员单位聊政策、试点企业聊落实、产业工人聊成长”为主要内容的“聊·聊产改”工作机制,搭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各主体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以“圆桌会议”“班前十分钟”“小组会议”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政策宣讲、成果展示、心得交流等活动,广泛带动产业工人素质全面提升。《聊城市搭建“聊·聊产改”沟通交流平台》入选全省工会工作创新案例。

成立聊城市职工创新联盟,涵盖轴承、阿胶、电线等主导产业职工创新联盟,广泛开展“五小”“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创新活动,组织发动全市各级工会开展全员创新竞赛。五年时间,全市公布市级全员创新企业36家、市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36家、市级创新成果282项,获评省级全员创新企业10家、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6家,获省级创新成果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8个。

从机械轰鸣的生产车间到窗明几净的理论考场,从线下的“绝活”展示到线上的共享共赢……五年来,得益于聊城市总工会构建的新劳动技能竞赛和创新格局,聊城数万一线职工完成由“工”到“匠”的转变,推动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2024-12-12 ——聊城市总工会五年工作综述之二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1492.html 1 厚植人才沃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