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我市金融运行平稳健康
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占比提升居全省首位
本报讯 (记者 李政哲) 3月8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市融媒体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市地方金融检测服务中心主任王伟,中国人民银行聊城市中心支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王武声,聊城银保监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朱琳分别就2021年全市金融运行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接受记者提问。
王伟介绍,2021年,全市金融系统围绕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以打造“同心同向同行发展共同体”为目标,主动担当作为、奋力攻坚克难,实现金融风险回归低位运行、金融业发展提级增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金融供给规模跃上新台阶,存贷款规模再创新高。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较年初增长12.2%,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全市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较年初提升3.12个百分点,占比提升居全省首位。
重点领域融资得到有力支撑。制造业继续占据信贷资源优势。2021年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628.9亿元,占一般性贷款比重21.5%,居各行业首位。科创金融加快发展。金融机构为95家“白名单”科技型企业授信127亿元,发放贷款61亿元;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等专属科技信贷产品110笔、4亿元,支持企业88户,支持企业户数是2020年的1.1倍。绿色金融支持低碳转型力度加大。2021年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88.9亿元,同比增长29.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1.1个百分点。投向具有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为33.8亿元,在绿色贷款中的占比较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
“2021年,全市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健康平稳,风险化解成果持续巩固。”朱琳介绍,聊城银保监分局保持风险管控高压态势,不断完善监测分析机制,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压实银行机构主体责任,“一企一策”有序出清重点企业贷款,依托债委会及联合授信机制,着力破解担保圈风险传染。2021年,全市累计处置不良贷款212.94亿元,为历年来处置最高值。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率2.7%,较年初下降3.9个百分点,降幅居全省第2,也是自2017年以来,不良率首次回归至3%以内,进一步稳固了金融风险防线。
“总体来看,2021年全市金融运行平稳,各项工作成效明显。”王武声介绍,金融支持企业发展力度不断加大,2021年,我市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75%,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和票据贴现的年度加权平均利率分别同比下降0.26、0.45和0.05个百分点,共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约6.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