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茌平区开展“铭记历史 缅怀 先烈”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
本报讯 (记者 白文斌 通讯员 梁杰) “一门三烈士,兄前仆,弟后继,抗战救国,堪同杨门媲美;七尺尽英豪,屋俱焚,财充饷,毁家纾难,可与子文齐芳!”12月12日,在茌平区徐河口三英烈墓前,该区中小学生认真倾听徐河口一门三英烈的抗日故事。
徐河口三英烈士墓位于胡屯镇徐河口村西南500米,是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徐宝珊和徐宝璧、徐宝珍三兄弟而建。2015年,徐河口三英烈士墓也作为抗战遗址、纪念设施被列入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12月13日是第十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茌平区近日组织开展纪念活动,铭记苦难历史,凝聚前行力量。伴随着讲解员的讲解,青少年深切体会到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和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认识到今天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有些烈士牺牲的时候才十几岁,我觉得他们非常勇敢,用鲜血换来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牢记历史,不忘国耻,更要传承爱国精神,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茌平区胡屯镇宋庄小学学生薛宸艺说。
活动中,青少年还参观了徐河口红色文化展览馆,展馆内一幅幅图片、一个个老物件,生动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志士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艰苦奋斗的革命事迹,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