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
——记东昌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主办杨中青
■ 本报记者 王军豪
在繁华与喧嚣交织的都市背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守护着市场的公平与正义,用智慧和汗水编织着消费安全的防护网,杨中青就是这群守护者中的杰出代表。
杨中青现任东昌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主办,他以开拓进取、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以实际行动维护市场安全稳定,守护市场公平正义。他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最高追求,以四十载春秋的坚守,诠释着市场监管人的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1984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蓬勃兴起。初入社会的杨中青,怀着对公平正义的向往,毅然踏入了基层工商所的大门。那时的他或许未曾料到,这一选择将是他一生的事业与追求。40年来,杨中青先后从事市场管理、企业登记管理、公平交易办案等工作,对于每一项工作,杨中青都精益求精。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杨中青从未退缩,总是迎难而上。他沉下心来,刻苦钻研市场监管相关法律法规,成长为一名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干将”。
2003年春天,时任聊城市工商局东昌府分局公平交易局局长的杨中青接到群众举报,有人销售假玉米种子,数量巨大。由于案件涉及多方,错综复杂,当事人不配合,玩起了失踪。杨中青及办案人员没有气馁,千方百计调查取证,请示局领导后在深夜查扣这批3.5万余公斤的假冒玉米种子。最终,当事人面对违法事实向法律低下了头。这批假冒种子没有流入市场,避免了给人民群众造成严重危害。
在杨中青心中,市场监管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深知,每一项监管决策,每一次执法行动,都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福祉。因此,在处理消费者投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食品安全等方面,他总是力求做到最好。
2004年,杨中青接到问题线索,一粮食经营企业违反国家规定销售“陈化粮”。面对办案人员的调查,企业负责人却矢口否认。杨中青及办案人员往返河南、山东多地,成功找到了该企业销售“陈化粮”的相关证据。当年,这一案件被山东省工商局列入“全省工商局十大要案”,并上报国家工商总局备案。
40年风雨兼程,杨中青收获了数不清的荣誉,每一项荣誉都是对他工作的肯定与认可。然而,在他看来,最宝贵的除了这些荣誉,还有那份始终如一的初心。
作为同事们口中的“老专家”,杨中青深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说:“市场监管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奋斗。”因此,他不仅在业务上严格要求自己,更在团队建设上倾注大量心血。
杨中青经常与大家座谈交流,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无私地分享给年轻同事,鼓励他们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在他的带领下,东昌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涌现出了一批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年轻干部,成为市场监管事业的中坚力量。
如今,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杨中青,依然保持着对工作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他说:“只要单位需要,我会一直站在市场监管的第一线,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中青同志不仅是岁月的见证者,更是我们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多年来,他以高度的责任心、卓越的专业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始终坚守在市场监管第一线,全身心地完成各项任务,用实际行动扛起了责任与担当,为东昌府区市场监管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东昌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凡红说。
杨中青的故事,是东昌府区市场监管人忠诚履职、无私奉献的缩影。他用40年的坚守,诠释了真正的初心与使命。下一步,他将继续强化使命担当,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在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上下功夫,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上勤谋划,在坚守市场安全底线上创举措,奋力谱写市场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