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法比武强兵 技能竞赛提质
——聊城市生态环境局在全市比武中取得佳绩
■ 本报记者 张目伦
本报通讯员 沈潜
“本次大比武,对我们提高理论水平和执法能力大有裨益。”1月12日,在聊城市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技能大比武中取得佳绩的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的赵鲁琳分享参赛感受。
不久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组织开展了首届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技能大比武活动。我市公安、生态环境、交通等部门的12支队伍围绕公共法律法规知识等11项内容,分阶段开展行政执法业务理论知识竞赛、执法队伍形象展示竞赛和行政执法文书写作竞赛。
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选拔了11位业务强、形象好的骨干参加,同时积极和组织方沟通,全力以赴积极备赛。在比武过程中,市生态环境局参赛选手冷静思考、沉着应对,荣获执法文书写作竞赛一等奖、理论知识竞赛二等奖、队伍形象展示竞赛三等奖共3块奖牌,同时获得个人奖项11个。执法文书写作竞赛一等奖和理论知识竞赛二等奖分别被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的常新和赵鲁琳收入囊中。
常新先后从事固体废物与污染防治、环境执法行政处罚及联勤联动工作。她多次参与省级案卷评查,组织市级案卷评查,评查案卷200多件,提出了开放市本级生态环境部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办理信息系统权限的方法。她曾获得2022年度全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表现突出个人、聊城市第二届诚信典型“诚信之星”等荣誉,入选聊城市行政执法监督人才库和山东省生态环境执法人才库。
赵鲁琳现任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执法四科副科长,负责土壤和固废执法工作。她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总结制作了《危险废物现场检查要点》课件、固废危废管理专篇送法入企服务手册。2022年10月,她参加市司法局组织的案例讲评活动,查办的某环境检测公司出具虚假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案被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评为聊城市首批行政执法指导案例,并在全市范围公布。作为一线执法人员,两年来,赵鲁琳参加全省“两打”实战比武4轮次、赴外省参加生态环境部大气监督帮扶1轮次、全轮次参加生态环境部大气远程监督帮扶,多次被评为全省“两打”行动表现突出个人。
“本次大比武活动,促使生态环境执法程序更加严谨,执法质量再次提升,执法队伍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许海洲介绍,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连续多年组织开展执法大练兵,不定期举办案卷评查等行动,2024年9月还联合市总工会举办我市首次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技能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