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港口代码“CNLCH”
鲁西国际陆港获联合国颁发“身份证”
本报讯 (记者 夏旭光) 1月20日,记者从临清市获悉,鲁西国际陆港于近日成功获批联合国“CNLCH”国际港口代码。其中,“CN”表示所在国家为“中国”,“LCH”代表鲁西国际陆港所在地“聊城市”。国际港口代码的批复,标志着鲁西国际陆港拥有了参与国际贸易的官方“身份证”,正式进入国际贸易与运输体系,升级为国际港口,成为国际运输的“始发港/目的港”。
国际港口代码(UNLOCODE)是联合国贸易便利化与电子业务中心为满足国际贸易多式联运和门到门运输对于地点唯一标识的需求,专门制定的国际贸易运输的地点代码国际标准。该代码采用等长5位字母码,每个城市最多设有1个,包括港口、火车站、汽车站、机场、国际邮件交换站、多式联运、固定贸易功能、边境通道8项业务功能。
鲁西国际陆港由山东省港口集团与聊城市人民政府、济南铁路局合作建设,是山东省2023年重大项目。项目规划占地640亩,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区240余亩、海关监管场所3万平方米,配有4股1050标准铁路货运作业线、集装箱堆场11万平方米、高标丙二类仓库1.5万平方米,是东延海港、西引沿黄、北达燕赵、南通长江的区域性现代化物流中心。
自2020年山东港口集团与聊城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协力加速鲁西国际陆港建设,深度推进“三区互融”。为强化鲁西国际陆港枢纽功能和支撑能力,2023年7月,我市相关部门在借鉴胶州上合枢纽站有关经验基础上,积极与山东省口岸办对接,先行申请国家铁路口岸代码;在此基础上,积极对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加快推进国际港口代码申报工作。2024年8月,临清市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正式签订国际代码申请技术服务合同;同年10月底,提交申请至UNLOCODE秘书处;同年11月,UNLOCODE秘书处组织进行国际港口代码的讨论会;2025年1月,UN/CEFACT网站发布最新版UNLOCODE,鲁西国际陆港成功入选。
依托国际港口代码,货物可按提单从境外指运至鲁西国际陆港,直接完成申报动作,减少了以往国际贸易中的诸多环节,为进出口企业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产品价值。同时,国际港口代码的成功批复,将有力推进“公转铁”等运输结构调整,吸引航运、保险及金融等高端服务业在鲁西国际陆港集聚发展,不断提升聊城市现代服务业水平,全面助力山东港口加快构建“东西互济、陆海联动”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更好地服务聊城对外开放格局。
鲁西国际陆港升级为国际港口是聊城市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不断增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聊城市洞察时与势,统筹稳与进,准确把握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努力在困局中破局、逆势中起势,积极打造双向开放新高地,外贸进出口再创新高,“朋友圈”持续提质扩容。2024年,我市与北京市朝阳区、海淀区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茌平、东阿被纳入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成功举办国际友城合作发展大会,国际“朋友圈”扩展至19个国家、35个城市。
聊城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扩大开放,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发力,更大力度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满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