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乡村大集年味四溢

■ 本报记者 布双起

农历逢五逢十,是阳谷县斜店赶大集的日子。甲辰年没有腊月三十,按照当地风俗,腊月二十九就成了当年最后一个大集。

年味儿最浓、烟火气最盛的地方,莫过于乡村大集。1月28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斜店大集,只见这里年货全、人气旺,新鲜瓜菜、传统美食、生活用品等年货应有尽有。

“如今生活好了,一年到头啥都不缺,但就是喜欢赶集,感受这股热乎劲儿。”家住阳谷县城的张继勇一手提着年货,一手牵着10多岁的小孙子,很是享受这种热闹的氛围,“农村大集充满生活气息。在这里,可以放慢脚步,和摊主讨价还价,这是线上购物难以替代的体验。孩子一直生活在城里,希望通过赶集感受一下乡村的传统年味儿。”

大集上人头攒动,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讨价声不绝于耳。热闹场景让从昆明回乡探亲的王广来深有感触:“大集承载着乡愁。想起小时候牵着父母的衣襟赶集,满眼的好奇与期待。这也成为我内心最温暖的乡村记忆。”

如今的乡村大集,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年轻人。喧嚣的大集上,用手机录制视频的年轻人随处可见,有的一边赶集一边和直播间的网友互动。对他们来说,赶集既是一种新奇体验,也是一种分享。特色食品制作、吹糖人、捏泥哨等代代相传的老技艺,不仅吸引着不少年轻人驻足观看,也通过手机屏幕吸引了天南地北的网友。

今年,山东省因地制宜推出了黄河大集、运河大集、海洋大集等乡村集市品牌,除销售特色商品之外,还在大集上举办年俗节庆、电商直播、民间艺术展演等活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让城里人重温那份热闹的“乡愁”。

乡村大集,是一种文化延续,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记者感觉到,承载着无数代人记忆的乡村大集,正以它独有的方式讲述着过去与现在,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情感纽带。

2025-01-31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4313.html 1 乡村大集年味四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