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五心”模式促进社会和谐

本报讯 (记者 马永伟 通讯员 杨传玉 霍文戎) “真是太感谢了,假期还为我这事操心。”1月27日,赵新生再次来到冠县万善乡司法所,紧紧地握住调解员王书晴的手感激地说。

去年底,一名村民在驾驶挖掘机施工过程中,碰坏了赵新生的几棵树木,双方发生纠纷。赵新生拨打了万善乡专职人民调解员王书晴的电话。王书晴元旦假期当天成功帮助赵新生要回了树木损坏赔偿款,将纠纷圆满解决。这是冠县司法局践行“五心”矛调的一个缩影。

“‘五心’就是政府用心、社会同心、司法公心、调解耐心、群众顺心。”冠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建华介绍,冠县积极探索人民调解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创新打造“五心”矛调新模式,做实做优做强人民调解工作,有效维护基层社会稳定。2024年,冠县运用“信用+五心”调解工作法共调解案件3006件。

擦亮品牌,做到“政府用心”。在“有事来聊”人民调解品牌基础上,冠县打造“一所一品”特色调解品牌。斜店司法所根据“鸡鸣闻三县,一脚踏两省”的地理位置特点,积极落实联调机制,不少跨区域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定远寨镇成立聊城市首个镇级行业性交通运输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打造“车师傅之家”工作室,成立以来已化解矛盾纠纷153件。

凝聚合力,做到“社会同心”。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上,冠县司法局联合法院、公安、信访等力量,形成联动机制,搭建“三调联动”调解平台,把人民调解与诉前调解、警前调解、访前调解有效对接,实现“1+1>2”的叠加效应。2024年,联合化解诉调案件279件、警调案件108件、访调案件27件,呈现接警案件下降、诉讼案件下降、上访案件下降的趋势,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

秉持公道,做到“司法公心”。在调解过程中,树立“以法、以理、以德服人”的工作理念,始终将法律作为准绳,确保每一个调解结果都经得起法律的检验。调解员深入剖析纠纷产生的根源和发展脉络,让当事人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和正确的处理方式,接受调解建议。

强化队伍,做到“调解耐心”。冠县打造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组建由专职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顾问团律师组成的核心调解团队,深入挖掘桑阿镇司法所“贴心大嫂团队”、“金牌调解员”胡全明、“全市岗位练兵表现突出个人”王书晴等调解模范,通过树立榜样,强化培训学习,加强人员队伍和能力建设。

践行宗旨,做到“群众顺心”。冠县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冠小司说法”等“冠”字号普法品牌作用,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让群众有事儿不再“揪心”。

2025-02-06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4406.html 1 冠县:“五心”模式促进社会和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