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改革之效创新之绩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市“作风深化、实干争先”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系列评论⑥
■ 本报评论员
改革和创新,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市委以改革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持续深化“一把手抓改革”工作机制,高规格举办改革攻坚擂台赛,谋划实施了一批重点改革事项,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顶层设计到基层探索,从整体推进到重点突破,改革创新的方法论在我市各级各部门的生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当前,我市高质量发展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仍需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用好改革之“钥”,激发创新之“力”,在实干争先中走在前、挑大梁。
改革和创新,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实干争先的“双引擎”。改革的核心在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发展活力;创新的关键在于打破思维定式,激发内生动力。改革和创新的辩证关系,体现在“破”与“立”的平衡中。改革是“破”,破除旧的束缚;创新是“立”,建立新的机制和模式。只有通过改革破除障碍,才能为创新提供广阔空间;只有通过创新激发活力,才能为改革注入持久动力。
改革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当前,我们仍面临诸多发展难题,我们必须克服“损失厌恶”心理,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进行流程再造、资源重配。这种决心和勇气,正是改革之“钥”的锋利之处,它能够打开束缚发展的枷锁,释放发展的潜能。
创新是驱动发展的“强引擎”。在产业发展的战场上,创新是核心竞争力。无论是信发、鲁西、祥光等骨干企业的蓄力跃升,还是中小企业的培育壮大,都离不开创新的支撑。我们要着力深化AI等新技术应用,赋能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在产业链的各环节中找到新的增长点,使企业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实干是检验改革成效的“试金石”,争先是衡量创新成果的“标尺”。改革创新的成果只有通过实干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只有通过争先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实干争先需要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和扎实的作风,需要广大干部群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改革和创新的蓝图变成现实,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因此,我们必须以实干为导向,以争先为目标,将改革创新的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
东昌湖上,千舟齐发,龙舟、皮划艇水上竞速,划桨声、呐喊声汇聚成一曲激昂的乐曲;光岳楼畔,万人共跑,轮滑、马拉松陆地争雄,踏步声、助威声交织成一片欢腾的海洋。近年来,我市着力打造“赛事经济”新业态,通过举办一系列独具“两河明珠”城市特色的体育品牌赛事,以赛惠民、以赛兴业、以赛靓城,让“竞技”燃动“经济”,让“流量”变为“留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这正是改革创新在实干争先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体现。
改革创新是时代的最强音,实干争先是时代的主旋律。我们要在市委部署的十个“着力点”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改革之“钥”走在前,以创新之“力”挑大梁,为聊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