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鸟”老师成长记
■ 孙洁丽
在教育的广袤大地,我的成长就像破土的春笋,充满了生机与挑战。我是东阿县牛角店镇中心小学的一名小学数学老师,今天,和大家讲讲我的成长故事。
入职前夕,我满怀对教育的热忱与憧憬。然而,内心的不安也如潮水般涌来。我不断自问:自身能力是否足以启迪学生智慧?知识储备能否应对教学难题?教学方法是否切实可行?这些疑问让我在期待中夹杂着忐忑,踏上了未知的教学征程。
终于迎来了第一堂数学课。踏入教室,那一双双纯真好奇的眼睛望向我,我的心跳瞬间加速。简单自我介绍后,便开始“认识数字”的教学。但现实给了我沉重一击,精心规划的流程被各种突发状况打乱。有的孩子听不懂,有的交头接耳,还有的因文具分心。我努力镇定,可声音仍不自觉颤抖,讲解也变得磕巴。好不容易下课,后背早已湿透,深刻体会到教学的艰难。
最初几周,课堂管理成了心头大患。孩子们精力旺盛,课堂上活泼好动。起初的严厉管束收效甚微,孩子们依然我行我素。经向其他老师请教,我明白要在纪律与趣味间寻平衡。于是,我在课堂中引入数字卡片抢答、数学儿歌等小游戏,果然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同时,与孩子们共同制定规则,对遵守者给予贴纸、小红花奖励,课堂纪律逐渐改善。
在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理解抽象数学概念困难重重,如加减法的意义讲解多次仍有孩子感到茫然。
意识到问题后,我改变策略,借助实物辅助教学。教加减法时用小木棒让孩子操作体会,学图形时引导孩子寻找教室中的图形并用彩纸裁剪。这些方法使孩子们学习积极性大增,理解难度降低。
首次数学考试成绩公布,我的心情喜忧参半。部分孩子成绩优异,让我欣慰;但一些孩子成绩不佳,也让我失落并深感责任重大。仔细分析试卷后,我针对成绩不理想孩子的薄弱环节制订辅导计划,反思自己教学是否存在不足。
随着时间推移,我的教学逐渐顺畅,面对课堂问题能从容应对,与孩子们的关系也愈发融洽。我深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肩负着培养孩子数学思维和学习兴趣的重任。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的阶梯,每一次成功都是前进的动力。我将在这条成长道路上持续探索,为了孩子们的求知渴望,为了心中的教育热爱,努力成为优秀教师,引领孩子们在数学海洋中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