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蓄黄河水 全力保春灌
■ 文/图 沈欣欣
“刚刚听到大喇叭广播,说今天可以浇地了,我赶紧到地里看看去。”3月2日中午,日头正高,刚放下碗筷,冠县辛集镇西河庄村民李长玉便拿起铁锹,跑到村东头的麦田地,熟练地打开管灌开关,看着一股清流喷涌而出,脸上笑开了花。
“管灌效果好,不打漏,用水少。”李长玉告诉记者,眼前这150亩麦田,不出一个星期就能灌溉完。作为村里的管水员,李长玉肩上的责任不小。“村里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赶上浇地他们也都回不来,我全权负责。现在浇地很方便,不用像以前铺袋子,拿着铁锹补漏了。”李长玉笑着说,如今,地头上每隔50米就有一个管灌口,打开开关,100多亩土地同时灌溉,省事又方便。
此时,几公里以外的聊城市位山灌区王铺节制闸,黄河水奔流而过。数据显示,当前闸前水位达34.08米,流量达18.8立方米/秒。
“早晨6时,黄河水到达冠县,我们及时通知了沿线乡镇,组织今年春灌工作,保证沿线麦田‘喝上’返青水。”聊城市位山灌区管理中心王铺管理所工作人员柳风强介绍。
据了解,受去年秋汛影响,小麦播种期普遍推迟,导致小麦出苗期较晚,今年的春灌比往年推迟了一个月。为保证全市春灌用水,今年,聊城市水利局调整用水措施,制定3.7亿立方米用水计划,坚持抢引抢蓄,保证边远高亢地区用上黄河水。
作为冠县的种粮大镇,辛集镇是全县第一个“喝上”黄河水的乡镇。
“土壤表层湿度0到20,相对来说,是比较干旱的,应尽快灌溉。”在田间地头,一个身穿橙黄色马甲的服务人员,手持仪器对土壤进行旱情监测。
这是聊城市位山灌区管理服务中心组织的抗旱服务队成员,春灌期间,该服务队深入农田,指导村民进行科学灌溉。
“为保证全县科学春灌,我们组织了15支抗旱服务队进行旱情监测,制定实施各项抗旱减灾措施,提高灌区节水能力。”聊城市位山灌区管理服务中心灌溉服务站负责人李晓光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