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增强群众获得感上实干争先
■ 梁芸芸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聊城市委、市政府以“实干”为要、以“争先”提效,将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桩桩件件“百姓事”作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
稳定民生之本,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多措并举答好就业“民生答卷”。要进一步优化就业结构,涵养全领域就业生态,搭建串联企业、园区、商圈、高校、社区的“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全面保障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以数字赋能实施精准帮扶,畅通基层就业“微循环”。继续加强与市内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并重,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不断扩大就业半径。持续优化创业环境,为初创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创业指导、返乡创业优惠等全方位政策支持,激发全社会创业活力,以高质量创业带动就业。
筑牢民生之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持续增加对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通过政策倾斜、经费补助等方式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在缩小城乡、校际间的教育资源差距方面作出实绩,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齐头并进。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加快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积极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坚持科学统筹、整合资源,切实抓好抓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终身学习体系,加快发展在线教育、社区教育等继续教育新形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守护健康之盾,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建设更高水平健康聊城。要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继续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基层医疗专技人才提供全面培训,扎实推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继续探索医保制度改革,优化医保报销比例,最大限度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健康”技术,发展远程医疗、智慧医疗,让优质医疗资源为人民群众共享。持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织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护网。
保障晚年之福,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一老”问题成为聊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要加大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广泛设置日间照料中心,提供高质量家政服务、健康管理等服务,加快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速度,按照“低成本、可持续、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目标,提升全市幸福食堂覆盖率,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的养老需求。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领域,发展高端养老社区、智慧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探索养老与旅游、文化、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加强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
大道如砥,笃行不怠。要牢牢把握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始终坚持在增强群众获得感上实干争先,落实落细每一件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大事小情,全面绘就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图景,奋力谱写聊城民生事业发展新篇章。
(作者单位:中共聊城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