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字当头 实干争先 以改革创新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访高唐县委书记孙迁国
■ 本报记者 夏旭光
“全市‘新春第一会’吹响了‘作风深化、实干争先’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释放出改革创新增动力、担当实干勇争先的强烈信号。2025年,高唐县将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抓好十个‘着力点’,坚持改革创新引领,以更大力度破除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中的瓶颈问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3月3日,高唐县委书记孙迁国说,今年,高唐县将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
坚持以改革创新提升产业能级。聚焦县域经济体量相对较小、新型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等问题,着力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文章,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循“链”而上壮产业。健全“链长+链主+链核”运行机制,提档升级装备制造、康养食品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谋划布局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力争装备制造、康养食品两大标志性产业链总量分别达到140亿元和80亿元以上。乘“数”而行强融合。实施“数融百企、工赋高唐”集成改革,完善创新主体梯次培育体系,促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滚动实施技改项目50个以上,力争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以上。向“绿”而兴促转型。探索生物质发电、新能源发电、风电开发“三位一体”能源新格局,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消纳模式,支持时风集团建设零碳园区,持续打开县域发展新空间。
坚持以改革创新提速项目建设。聚焦破解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达效各阶段难点问题,深化“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集成改革,推动项目数量、投资数额实现大幅增长。深化审批流程再造。完善“红黄蓝”手续办理推进机制,纵深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全方位落实“预审批”机制,设立“手续集中办理攻坚月”,推动“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优化要素供应模式。扎实推进“标准地”改革,健全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工作机制,深入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全力保障好土地、资金、环境、能耗等需求,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健全闭环服务体系。完善重点项目“四位一体”帮包、干部常态化挂包企业机制,加快推进信发风电、徐重智能装备、国宏大豆蛋白等省市县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实施省市县重点项目100个以上,计划投资完成率120%以上。
坚持以改革创新提质招商引资。聚焦产业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大项目偏少等问题,加快健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招引体系,力争全年引进过亿元项目40个以上。健全长效化招商机制。建立在谈、签约、在建招商项目库,实行镇街“一把手”领衔推进和定期通报机制,以机制创新提升招引质效。突出精准化招商方式。瞄准8条产业链薄弱环节,绘制招商图谱,建立招商清单,“图单对照”精准化推进招商引资,加快引进一批牵引型、迭代型、成长型强链延链补链项目。打造多元化招商模式。打好以股招商、园区招商、委托招商、基金招商“组合拳”,全力招引一批“引领型”“支撑型”项目,推动产业向协同化、链条化、集群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