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向“绿”而行 “智”启新程

——聚焦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聊城样板建设(下)

■ 本报记者 岳耀军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

作为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要节点,聊城市正以挺膺担当的姿态,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全力推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聊城样板建设。聊城市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低碳转型、智慧服务升级为引擎,构建起安全、便捷、高效、绿色、包容的可持续交通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交通运输事业的跨越发展离不开科学战略的指引。2月20日,我市印发了《聊城市交通运输绿色转型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加快构建绿色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和用能结构,建立减污降碳治理体系,实施交通运输绿色转型“六大工程”,稳妥有序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发展。

加快绿色公路网建设,为交通基础设施夯实绿色根基。方案提出,我市建设绿色高速公路、绿色普通干线公路、“四好农村路”等,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公路规划、设计、建设、管养全过程,降低公路全寿命周期成本。有序推进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匝道圈、边坡等区域的光伏设施建设,打造济南至临清高速高唐东、临清(近)零碳服务区,以点带面推动全市(近)零碳高速公路建设。到2027年底,我市将建成绿色收费站8座、(近)零碳服务区7座,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万千瓦。建设绿色普通干线公路,鼓励按照绿色公路要求,加快建设G105京澳线东阿黄河大桥及连接线、S325东阿县城至东昌府曹庄段等市际瓶颈、服务园区项目。引导有条件的农村公路参照绿色公路建设要求,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提质增效。

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关键在于优化交通运输用能结构。2024年6月28日,聊城佰优物流运输有限公司开业暨聊城市首批重型新能源货车运营剪彩仪式举行。首批6辆重型新能源货车正式投入运营,这是聊城市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绿色低碳运输体系的实际行动。

对于优化交通运输用能结构,方案明确了未来三年的行动目标。淘汰高能耗高排放车辆,严格落实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准入制度,有序淘汰国四营运柴油货车;推广新能源运输装备,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动公共领域运输车辆、营运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化;加大交通工具新能源供给,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建设公路沿线新能源车辆配套基础设施,不断优化交通用能结构。

智慧交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抓手。依托“聊城好学车 学好车”驾培考一体化平台,市民通过手机即可完成报名、培训、考试全流程操作,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加快建设95128巡游出租车平台,推动“巡网融合”发展;动态监管“两客一危”及城市公交车辆,安全与效率双提升。农村公路管理同样插上“智慧翅膀”。全市高标准建设智能农村公路信息化数据库云平台,集成“一张图”显示、灾毁监测、路长制管理等功能,通过超高速云服务器实时处理数据,为防汛抢险、道路养护提供精准支撑。

在数字赋能绿色交通方面,方案指出,强化科技赋能绿色交通发展,发展智慧交通。有序推进既有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和新建高速公路数字化交付,构建智慧公路全生命周期全行业管理平台,推动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改造聊城市智慧交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中心,提升行业管理智能化水平。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调节,支持网络货运企业做大做强,搭建绿色智慧平台,调动和整合信发、鲁西、时风、冠洲等大型企业运输资源,推动网络货运健康发展。推动建设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试点推进“出行即服务(MaaS)”新模式。

大道如虹通四方,向绿而行启新程。在交通强国的宏伟蓝图下,聊城这座千年古城,正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奋力书写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时代答卷。

2025-03-04 ——聚焦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聊城样板建设(下)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5711.html 1 向“绿”而行 “智”启新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