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同心 鱼水情深

——东昌府区多措并举推动双拥工作提质增效

■ 本报记者 杨继东 吴洪臣

本报通讯员 孙亚亭

“恭喜啊!您孩子在部队立了功,我们送喜报来了。听说今天是您的生日,这份贺礼也是孩子给您的生日礼物!”日前,家住聊城城区的郭大爷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郭大爷的孩子现在在部队服役,可谓是“双喜”临门。

为进一步弘扬拥军优属优良传统,大力营造“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社会氛围,近期,东昌府区人武部、东昌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辖区各乡镇(街道)成立慰问小组,走访慰问了36位荣立三等功、受表彰和驻海外基地的现役军人家庭,并为立功受表彰家庭送达了喜报。

一张立功喜报,承载着军人的荣耀与家庭的期盼。2024年以来,东昌府区扎实开展“军地联合送喜报”活动,将176份立功喜报(含二等功5份、三等功147份、各级表彰24份)送至军属家中,营造了“一人立功、全家光荣”的浓厚氛围,让军人军属真切感受到“后方无忧”的温暖。

节日慰问暖兵心,鱼水情深意更浓。春节、建军节期间,东昌府区积极开展进军营等系列活动,为官兵送上节日祝福和慰问物资;端午节组织军娃、拥军企业走进部队,与官兵包粽子、话家常;建军节举办“爱我人民爱我军”双拥联欢会,军民同台献艺,共叙鱼水深情……每一次走访、每一份关怀,都让“尊崇军人、关爱军属”的理念深入人心。

教育优待纾兵忧,政策落地见实效。军人子女教育是现役官兵的“心头大事”。2024年,东昌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东昌府区教育和体育局,建立“一站式”教育优待服务机制,协调158名军人子女就近入学,切实解决了军人家庭的“后顾之忧”。

千里姻缘一线牵,军地情谊同心结。近年来,“军地联谊”逐渐成为东昌府区军民共建的品牌活动。2024年,140余名部队官兵与地方青年通过联谊会相识相知。东昌府区积极搭建“双拥鹊桥”,促进军地青年交流互动,进一步丰富军地共建内涵, 营造浓厚双拥共建氛围,激励军地青年同心聚力,投身地方发展,让双拥之花在东昌湖畔绚丽绽放。

文化拥军润兵心,红色基因永传承。相声巡演进军营、建设“拥军书屋”、举办“新时代奋斗观”主题分享会……一系列文化活动让官兵在训练之余感受地方关怀。清明节期间,“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活动吸引数千名青少年参与,通过祭扫烈士墓、聆听红色故事,厚植家国情怀。

税惠春风暖军营,书香浸润鱼水情。东昌府区积极打造全省首个“税务拥军驿站”,成为军创企业的“贴心管家”。驿站提供税收政策辅导、涉税事项代办等“一站式”服务,实现了拥军优属与服务发展的双赢。依托政协委员会客厅建立的“拥军书屋”,藏书1000余册,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红色经典诵读活动,成为军地共学共进的文化阵地。书屋还设立“双拥成果展区”,展示军民共建的感人故事,吸引群众打卡学习。

阵地建设根基强,拥军崇军氛围浓。东昌府区升级改造双拥广场、口袋公园等宣传阵地主题雕塑、宣传牌100余处,让双拥文化融入城市肌理。在中小学校开展“国防教育进课堂”活动,邀请退役军人讲述战斗故事,激发青少年崇军报国之志。

东昌府区的双拥实践,是新时代军民团结的生动缩影。站在新的起点上,东昌府区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举措,推动双拥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让“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旗帜在鲁西大地高高飘扬。

2025-03-04 ——东昌府区多措并举推动双拥工作提质增效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5756.html 1 军民同心 鱼水情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