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摄影
放大+  缩小-   默认o

小杞柳 编出大产业

在古城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大院,村民正在整理杞柳

杞柳工艺品

柳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不断创新,编织出沙发、葫芦等新产品

工作人员严把产品质量关

工作人员正在编织杞柳工艺品

古城镇前三里营村村民正在加工杞柳

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出口西班牙的柳编篱笆

■ 图/文 本报记者 朱玉东

莘县古城镇地处鲁豫两省交界处,金堤河穿镇而过,河两侧种植了大量护坡固堤的杞柳。近年来,古城镇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杞柳资源,发展杞柳产业。杞柳经过晾晒、烘干、深加工等工序后,可以编织成篮、筐、桌椅、葫芦等10余种手工艺品。

为推动杞柳产业发展,古城镇采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以前三里营村为核心,盘活闲散资源,利用荒废河滩、边角地块,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杞柳。同时,探索“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保价收购合同,保障农户收益。2024年,古城镇筹资500万元,建立3000平方米的柳编加工车间、烘干室,购买了20多台编织设备,建起了“板桥古城 柳编非遗”共富工坊,形成了集种植、烘干、加工、仓储、编织、电商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此外,古城镇在线上开设杞柳产品专卖店,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吸引更多消费者,将当地杞柳编织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古城镇每年都举办柳编技艺培训班,邀请柳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授编织技艺,提升村民的柳编技艺水平,培养更多柳编手艺人。目前,古城镇已种植杞柳1200余亩,农民实现增收600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110万元,带动500多人就业。

2025-03-06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5873.html 1 小杞柳 编出大产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