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清单”回应你我关切
■ 新华社记者 舒静 黄江林 杨湛菲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直面民意关切,回应民生诉求。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梳理报告中有新意、有温度的惠民政策,一份“民生清单”跃然眼前,勾勒出一幅幅与你我密切相关的民生图景。
就业图景:
更多心仪工作、更好权益保障
【民意关切】2025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预计首次超1200万人,在茫茫职海中觅得心仪的offer,是不少人的心愿;而对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而言,如何更好保障权益也是现实问题。
【报告回应】统筹好新技术应用和岗位转换,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进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
教育图景:
普惠公平、幼有善育
【民意关切】从学前教育普惠保障,到扩大高中学位供给;从青少年身心健康,到高校人才培养……这些事关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的话题,持续引发讨论。
【报告回应】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图景:
“家门口”看好病、让用药更安心
【民意关切】减少辗转,能及时看上病、看好病,是群众所盼。如何守好“看病钱”“救命钱”?如何让百姓用药更安心?
【报告回应】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放心;支持创新药发展。
据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